佛學與醫道3

正信佛法 11

正信的佛法(十一)
佛性就是覺性,是人人本具的。初生的嬰兒,沒有人教就知道笑、哭,這個就是佛性。雖然佛性本具,若沒有覺悟,這個心起了煩惱,佛性就成了眾生性;如果起了邪見,就變成魔;如果造殺、盜、淫,就墮落為畜牲。相反地,若能覺悟改過,就能成菩薩、成佛。
舉例來說,眼前看見有一枝鑲金的鋼筆,非常名貴。心中起了貪念,想順手牽羊,把這枝筆佔為己有。正要去拿的時候,忽然覺悟到偷竊是不榮譽且犯法的事情;以佛法來看,不但不能偷,還要布施、供養、救濟,所以當下發起一個慚愧心,就把心念轉了過來。知道拿人家的東西是不對的,這就是「覺性」。
再舉個例子來說,老師很關心學生的品德和學業,基於慈愛而呵責學生,學生當下起了無明。但轉念一想:其實老師也是一番苦心,為了我們的課業、品性著想。於是就將心中的不滿忍下,並且慚愧懺悔,這也是覺性。能時時刻刻保持覺性,返照自心、檢討反省,就是「覺察」。
只要我們這念心有了過失、煩惱,馬上覺察;覺察之後,馬上就轉。在日常生活當中,無論是行住坐臥或待人接物,都要用這個功夫,使我們的覺性時時刻刻現前,不斷地去除習氣煩惱,就能獲得心地的光明。
「魚在水中不知水,人在苦海中不知其苦」。再辛苦的工作若是日子久了,習以為然即不知辛苦了。住在鄉下而日日辛苦工作,即不知都市快樂如何?沒有生病的人,偶而生一場病即痛苦不堪,一年到頭生病的人,神經也多少痳痺,痛苦也習以為然。我們眾生住在此娑婆世界,已經很久了,雖很痛苦,都習慣成自然,也可以說神經已經痳痺了。
從前有一個遊客,帶了一個包袱,走到了曠野,已經走了很多路,可以說筋疲力盡,忽然在森林中跑出了一隻獅子,這位遊客大驚失色,身體雖很疲勞,為了要逃命而趕快跑,獅子也在後面趕緊的追,一個跑一個追,跑到了很深很深的絕崖。正在進無步退無路,萬分危急的時候,發現一條樹籐,從絕崖邊的樹上垂到崖的底下。這位遊客就由這條籐墮下暫且保持這條性命,可是獅子還在上面不肯走,再看樹的上面,二隻黑白的老鼠,正在那裡咬這條樹籐,再看到下面又有四條毒蛇在那裡等,等人掉下來可以咬他一個痛快!再看樹的上面有一個蜂巢,從蜂巢掉下了五滴蜜,就忘了剛才的疲勞,更忘了自己萬分生命的危險,豈不是和神經麻痺一樣嗎?
這是一個譬喻的故事,遊客譬喻我們每一個人,人類來此世間或多或少都有帶業前來--喻包袱。必須跑很多路--為生活。而被獅子追得走頭無路--喻無常。又有四大(喻四蛇)時常不調和而生病-身體寒時即火大不調和,熱即水不調和。這裡酸那裡痛,即地大不調,氣喘心臟無力即風大不調和,地水火風任何一大失靈人即會死。
黑鼠白鼠譬喻日月催人老,樹籐即譬喻人的生命根,五滴蜜即譬喻五欲--財色名食睡。人貪著此五欲即忘記了日日的辛苦,而且忘記了生命的危險,更忘記了將來要到什麼地方去,所以人生叫醉生夢死。
人生每個人都有帶業來此世間,是故日日要為生活奔勞,而且勞心勞力受風寒雨雪之苦,而且颱風地震天災地變,生老病死之苦,萬物時常在變化,幼年、少年、青年、壯年、老年不斷逼迫。
身體是四大--地水火風(堅濕暖動性)所假合。譬如頭痛、手病、腳病、五臟六腑時時都會發生故障(病),最後一息不來即歸陰府去。日日為財色名食睡而奔忙,所得到的享受甚少,而勞心勞力卻很多。最後再大的江山,或再大的名譽,或最孝順的子孫,都不能和我們一同去。有罪我們去承擔,有福別人去享,所謂「人無百年壽,常懷千年憂」,兒孫自有兒孫福,莫替兒孫作馬牛。不如多作點善事,積一點陰德,可以生生世世享用不盡。若是修行念佛,更可以永遠解脫生死,即免作曠野遊客了。
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3-10-04
09:18
comments
No Rating

正信佛法10

正信的佛法(十)
每個人都有良知良能,能夠明辨是非、善惡、忠奸、正邪,這念良知良能就是我們的覺性、佛性。既然每個人都有佛性,為什麼還不能成道?因為我們這念覺性沒有辦法時時刻刻現前。譬如做錯事情,事後知道慚愧、懺悔,但是過了不久慚愧心又沒有了,甚至再犯同樣的錯誤。我們這念心從早到晚善惡念夾雜,有時昏沈、迷糊,這個佛性就起不了作用。因此,時時刻刻都要保持覺性,不斷返照自心,只要發現過失、煩惱,當下立刻覺察改過,修行才會有所進步。
《六祖壇經》云:「離道別覓道,終身不見道;波波度一生,到頭還自懊。」佛道不假外求,當下這念心即是道。所謂「悟」就是悟這念心,這念覺悟心、平靜心、智慧心、慈悲心、不動心。未開悟之前,我們所修習的善法,如誦經、持咒、拜懺、檢討反省、慚愧懺悔……等,都是屬於加行。以這些善法加功用行,慢慢使心得到寧靜,一旦因緣成熟,就能契悟心性。然而,悟道之後要繼續修行,假使不修,還是無法成就。悟後起修方為真修,時時刻刻都要使覺性現前、佛性現前,這時就入了「修道位」。
《佛說天王太子辟羅經》
有一段時間,佛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遊行弘化。當時有一位天王的太子,名叫辟羅。一日,他從天上飛到祇洹精舍,五體投地頂禮佛足後,合掌問佛:「這世間的人都在追求衣服、飲食、七寶、欲樂、官爵、國土,是否有珍寶反過來追逐人們呢?」世尊讚歎辟羅王子:「你提出了一個好問題,確實有國土、珍寶、欲樂追逐人們的情形。」
辟羅太子又問:「稱人心願、圓滿如意的因緣,時時隨逐於人,是什麼意思呢?」世尊回答:「一切行為的造作不出兩種:一是行善即能得福;一是造惡則招感災殃。無論是福德或是災殃,總是如影隨形地跟著每一個人。」
辟羅太子說:「真是太殊勝了!誠如世尊所開示,我的前世曾在人間當過國王,因為心念生命無常,對身外之物無所眷戀,因而想廣行布施。一日,群臣集會時宣告:『我想要做一面大鼓,鼓聲隆隆能廣傳百里。誰能為本王辦好這件事呢?』
然而,大臣們紛紛答道:『臣等無能為力!』這時候,一位名叫「匡上」的大臣,一向效忠朝廷,也是慈悲愛護百姓的好官吏,他上前對國王說:『微臣可以辦到!但是,需要一筆費用。』
國王說:『太好了!你需要多少費用都沒有問題。』於是開啟國庫,取出一大筆錢財交給匡上。
匡上將滿車的財寶運送到王宮門外,並且鳴鼓昭告:『今日我們仁德的國君,以大慈悲心廣施天下,欲救濟一切貧窮困苦之人,乃至供養修行之人衣食,凡有需要者,都可以到宮門外來領取財物。』
消息很快傳遍四方鄰國,窮人們紛紛背著嬰兒、扶老攜幼前來,絡繹不絕的人潮,塞滿了進城的所有道路,不時有人仰天欣歎:『感恩仁德的大王啊!我們這些窮苦的百姓,今後終於有機會脫離挨餓受凍的日子了!』
一年後,國王詔問匡上:『大鼓做好了嗎?』大臣回答:『大王!已經做好了。』國王又問:『既然已經做好了,為何沒有聽到鼓聲呢?』匡上稟白:『請大王明日移駕至城裡走一趟,就可以聽到德音宣流的鼓聲,響徹十方。』
翌日,國王的車隊浩浩蕩蕩行入城中,發現到處都擠滿了人,十分熱鬧。國王驚呼:『城裡為何這麼多人呀?』匡上回答:『去年大王命微臣製造大鼓,希望威音廣傳百里,大王仁德之聲得以宣揚、遠播四方。微臣心想:用枯木做的鼓架、死牛皮所做的大鼓,這樣的鼓聲並不足以宣揚仁王之威德。幾經思量後,便將國王交給微臣的財寶,用來供養修行人衣食,救濟孤苦貧窮。自從發出告示以來,四方鄰國百姓都聞風而來,期待大王的甘露潤澤,就如同飢餓的孩子渴慕慈母一般。』
國王聽到之後,便問附近的民眾:『你們從哪裡來的呢?』人們恭敬頂禮後回答:『我們從百里外來此。』有的說:『我從兩百里外而來。』還有人回答:『我從萬里外來的。』接著,大家紛紛稟白:『聖明的大王!您廣行布施,四方鄰國人民蒙受德澤都無比欣喜,甚至不惜舉家遷離故鄉,投奔至此,期盼在您的恩澤庇護下,從此過著安定的生活。』
國王聽了十分歡喜,說道:『匡上,你做得太好了!之前我執著聲名,希望藉由大鼓威震十方;現在我終於了解,國家動盪來自民心不安,就像身體有病,我應該施予醫藥才能治病,而臣下體察民生疾苦,因而廣施粥飯扶貧濟弱,使百姓咸獲安樂、歸附於我。』於是,國王宣告:『以後只要是民生所需,都要盡力關照協助,不必再來詢問我了!』
日後國王壽終,投生到天上,成為天妙王。天上壽盡,又下生人間做轉輪聖王,所到之處都有七寶隨行,侍從前後擁護。如今又投生到天上,成為天王的太子。這一切都是由於當時自己能嚴持淨戒,又能慈悲救濟一切眾生,才能得到這種福報。只要我們能奉行佛陀教誡,端正身心言行,都能夠獲得這麼殊勝的福報。」
佛陀勸勉辟羅太子:「人的所作所為,如『影之隨身,響之應聲』,有因必有果,報應不爽呀!」辟羅太子聞佛開示,歡喜作禮而去。 
「萬般帶不走,唯有業隨身」,凡夫追名逐利,不識因果,不明罪福,故佛陀說這樣的行為是「枉功勞形」。所謂「福禍無門,唯人自招;善惡之報,如影隨形。」為佛弟子知因識果,故能從因地上斷惡修善、趨吉避凶,古德云:「人為善,福雖未至,禍已遠離;人為惡,禍雖未至,福已遠離。」誠然,福是修來的,不是求來的。經曰:「有求皆苦,無求即樂。判知無求,真為道行。」在修善、利他中捨去我執、法執,如是修而無修,行而無行,一切無著,則是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莊嚴菩提之道,成就真正自在、如意的生命風光。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3-09-27
11:31
comments
No Rating

正信佛法 6

正信的佛法(六)
從尊敬、崇拜菩薩的果德,進一步學習其慈悲及智慧,這便是「正信」的佛法。如同拜佛,一方面向佛菩薩學習,一方面是藉此懺悔反省。心中有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,貪著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,種種不良的習性,藉著思惟菩薩的智慧、慈悲;懺悔、反省改正自己的過失,就會變得清淨、平靜、愉快。
例如學生天天都在學習,了解很多的學問、技能,但這是一種知識。而佛法除了知識以外,還有智慧。
老子《道德經》云:「為學日益,為道日損,損之又損,以至於無為,無為而無不為。」修行和作學問,有兩個方向,一是增加;一是減損。作學問、習技能,要日日增加,不進則退;修道則要時時將貪、瞋、癡等無明煩惱減損。心中的煩惱心結,必需經過不斷檢討反省,才能化除,把心結化掉了,就是佛。我們正在朝這個方向努力,檢討反省、化掉心中的煩惱,就是菩薩。

《佛說醫喻經•卷一》
有一天,佛陀在舍衛國,與眾多比丘在一起。佛陀告訴比丘們:「你們應當要明白,世間上的良醫,如果能夠具足以下四種知病識藥的方法,就有資格稱為醫王。哪四種呢?一是識知某病,應用某藥;二是知病所起,隨起用藥;三是已生諸病,治令病出;四是斷除病源,令後不生。

什麼叫做識知某病,應用某藥?意思是,能透過症狀準確判斷是生了什麼病、適合用什麼藥物,對症下藥,讓病人得到安樂。
什麼叫做知病所起,隨起用藥?是說能找出疾病產生的原因—是因為風寒、或是受細菌感染、或是因痰而引起、或是因心病而導致、或是因為骨頭關節的原因、或是因為飲食導致,知道種種病因,針對病因,用適當的藥物治療,使病人得以安樂。
什麼叫做已生諸病,治令病出?意思是,對於已經產生的各種疾病,能知道治療的方式,譬如應該是從眼睛治療;或者鼻子有症狀,可能會用煙薰、或以水灌鼻、或從鼻孔引氣等方式治療;也可能採用嘔吐腹瀉,或全身攻汗的方式治療,乃至於從全身上下各部位治療。知道這些病可以通過身體哪些部位予以治癒,善用藥物來醫治,讓病人得以安樂。
什麼叫做斷除病源,令後不生?意思是,能知道疾病的病源,可以怎樣治療來斷除,就積極認真地治療,將病源斷除,使同樣的疾病不再復發,令病人身心得以安樂。
以上這四種就是知病識藥的四個方法。
佛陀就如同良醫一般,為世間眾生宣說四種無上的法藥。哪四種法藥?就是苦諦、集諦、滅諦、道諦。佛陀清楚知悉這四真諦法藥,並為眾生宣說,令眾生能因此而徹底斷除產生苦的根源;當產生苦的根源斷除,則世間上所有的老、病、死、憂、悲、苦、惱等種種苦也會永遠除滅。佛陀正是因為這個緣故,宣說這四種無上法藥,幫助眾生脫離種種苦。比丘們,就像轉輪聖王坐擁四兵而得如意自在,佛陀說的四聖諦也是如此。」
佛陀說完後,比丘們都心生歡喜,信受奉行。
萬事萬物不離因緣果報,病苦是果報的呈現,過去因,感現在果。知苦了苦,知道什麼是苦、造成苦的原因是什麼,從病源處斷,才能真正從苦中解脫。
佛陀是大醫王,慈悲宣說苦集滅道「四聖諦」法,目的在幫助眾生了脫生死、從苦中解脫。依循佛說的真理而行,從根本上下工夫,才能真正離苦得樂,改變命運。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3-08-30
08:19
comments
No Rating

正信佛法 5

正信的佛法(五)
從初信到正信,從信仰到學習;就如同念書的學生一樣,從最初崇敬一位教授的智慧、格調,崇拜了以後,進一步向他學習,希望能成就教授的智慧。從信仰觀世音菩薩、媽祖,到學習如何成為觀音、媽祖;為了要成就佛菩薩的果德,便開始研究如何成菩薩、成佛的道理。
「佛」是「覺悟」的意思。佛能自覺又能覺他,最後成就覺行圓滿的佛果。所謂「先知先覺,後知後覺,不知不覺」,佛祖就是先知先覺,什麼事情都能了解,覺悟了,無所不通。明白了這個道理,便開始在日常生活上運用這個道理,檢討反省,肯定每個人都有佛性,都能夠成佛,知道人生有三世因果,有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種善因得善果,種惡因,將來一定受惡報,人人都有佛性,這個就是深信。不但能透達事、通達理,而且還悟這個道理,體悟到心性便能開悟,便能成就覺行圓滿的佛果,像禪宗所說:「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」。

《六度集經.卷第六.精進度無極章第四(六二)》
過去久遠劫前,有一位菩薩,曾為鸚鵡王,帶領著三千鸚鵡眾。其中,有兩隻鸚鵡的力氣和才能超過眾鸚鵡,能口銜竹莖作為車乘,載著鸚鵡王,在空中飛來飛去遊戲。
鸚鵡王常乘坐這竹莖車,竹莖車的上、下、前、後、左、右,各有五百鸚鵡眾,六面合計有三千鸚鵡眾,陪著飛行,並貢獻自己所珍愛的東西,隨時娛樂。
一日,鸚鵡王深思:「大眾這樣喧嘩,德行散亂,無法得定,我將用權巧方便之計來引導。」於是,鸚鵡王假託生病而不飲不食,佯裝死去。眾鸚鵡見狀,以竹席覆蓋在鸚鵡王身上後,就各自離去。此時,鸚鵡王起身,自行去尋找食物。

離王而去的鸚鵡眾飛到另一座山,向那裡的鸚鵡王說:「領導我們的王已經死去,我們願意投效您,作為臣僕。」那位鸚鵡王說:「你們說你們的王已死,請將屍骸帶來給我看。若是你們的王真的亡故,我就收留你們。」
鸚鵡眾便返回,要取王的屍骸。但,發現屍骸不見了!於是四處尋找,找到了活著的鸚鵡王,鸚鵡眾全都恭敬地向鸚鵡王行禮,並如以往一樣供養鸚鵡王。這時,鸚鵡王說道:「我尚未真正喪命,你們就捨棄我而去。諸佛明訓:『睹世無親,唯道可宗。』出家沙門視鬚髮為擾亂心志之穢物,故而捨棄,崇尚無欲之修行。你們喧嘩吵鬧,邪音擾亂心志。要成就與聖人一樣的德行,需要捨離饋鬧,獨處閒居,精進修行。」說完就振翅飛離,在一幽靜之處,捨棄一切欲念,修習禪定,心中所有雜染盡滅,心如天金,清淨無染。
佛告訴諸比丘:「那時的鸚鵡王,就是我的過去生。菩薩意志堅決,為達涅槃彼岸,如是精進。」
公案中,鸚鵡王自身能捨離五欲,精進行道,且以善巧方便,教示鸚鵡眾當捨離饋鬧,離欲寂靜。諸佛如來行菩薩道,遍入諸趣,示現種種身,以身示教,亦以智慧方便教化眾生。菩薩行者,當如佛所教:「睹世無親,唯道可宗。」覺生死苦,捨離諸欲,修心聖道,精進不懈,以成就聖道。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3-08-23
08:14
comments
No Rating

正信佛法 4

正信的佛法(四)
「初信」是剛剛學佛、信佛的第一步。
人生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,日常生活中,總有不如意的事情,例如身體不健康、家庭不和諧、學業不順利,或者事業失敗、情感出問題。一般人在找不到適當的解決方法時,便會去寺廟求佛、求菩薩來庇佑。譬如一般民間信仰常祈求恩主公、土地公、媽祖,希望增福增壽,未來再來還願,給神明塑金身、增修道場等,因為有所求而來信仰、祝禱,這些都是屬於初信。
例如有很多人拜媽祖,如果過度執著就會認為媽祖最靈,其他的都不靈,這就偏到一邊去了。所謂「人有誠心,佛有感應」,心誠則靈,心不誠,到什麼地方去求神拜佛都是不靈。拜媽祖真正的意義,是由於她孝順的精神值得我們崇敬、學習,這樣子就稱之為正信,而不只是初信。
「初信」是只知道「事」,而不知「理」;只知其然,不知其所以然,信心經不起考驗。假使只有「初信」,不進一步了解當中的道理,就容易產生種煩惱,甚至退失道心。所以有了初信,還要有正信,透過信仰進一步學習佛菩薩的慈悲及智慧,讓我們的品德提昇,如此透過信仰才能改善人生。

《六度集經.卷第三.布施度無極經(一五)》
昔日,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佛告訴比丘們:「以前有一個和默國王,施行仁政,愛民如子,用正法治理國家,人民都沒有怨懟之心。他所統治的國土廣大,郡縣多,人口眾多、五穀豐收、無禍患災害,人壽有八萬歲。
和默王明令宮中,從皇后、貴人、文武百官到侍從,以及維持國家法度的執法之臣,都要教以正法,並以正法管理各部門。和默王常懷慈心,愍念眾生,悲憫那些愚癡狂悖自甘墮落者,運用各種方法,讓大家能循守正道,就像天帝釋般愛護眾生,令大家都不犯殺生、偷盜、邪淫、兩舌、惡口、妄言、绮語、嫉妒、瞋恚及愚癡等十惡業,能孝順父母、敬愛九親,並尋訪請教賢者、尊敬愛戴聖人,虔信佛、法、僧三寶,深信因果。和默王以身作則,行此十善,並要求從后妃至侍妾等,也都要遵行,以為表率,進一步將十善法鉅細靡遺公告全國,令國內所有臣民皆能憶持、奉行。
當時,國內有一個窮人,因生活貧困而去偷竊,被失主抓到,送至和默王處。王問:「你犯了偷盜嗎?」偷盜人答:「是的。」王又問:「你因什麼緣故而要偷盜?」偷盜人回答:「實在是因為窮到無法生存,才會違背您聖明的律法,冒險犯盜。」聽聞此語,和默王憐憫這個偷盜人,嘉許他的誠實,更心懷愧疚,長嘆說道:「人民挨餓受凍,就像我自己挨餓受凍一樣」,又說:「我有能力讓國內都沒有貧窮者,人民的苦樂都操之在我。」於是大赦全國,並將所珍藏的財寶布施給窮困貧乏者,饑渴者給與飲食、受寒者給與衣服、病者給與醫藥,乃至田園房舍、金銀珠寶、車馬牛等,也隨所需要給與,甚至對於飛鳥走獸、及所有蟲類等,也都依其所需,提供五穀芻草。
自從和默王廣行布施後,國豐民富,國人也都以行十善互相勉勵,不做殺生、偷盜、欺凌婦女,乃至兩舌、惡口、妄言、綺語、嫉妒、瞋恚、愚癡等惡業,凶惡之心消除,篤信佛、法、僧,深信因果。舉國上下一片祥和快樂,刑罰不施,連敵國都自動來稱臣,作戰用的武器也因無用武之地而腐朽,牢獄內沒有囚犯。人民都讚譽國王,心喜生逢此時,得遇明王,連天龍鬼神都一起隨喜,護祐其國,國內的災害毒害皆消失,五穀豐收,家家富足有餘財,和默王自己更是心生歡喜。
因奉行十善,和默王獲得五種福:長壽、容光煥發、仁德遍滿十方、健康有氣力、國境安穩,因此內心常生歡喜。和默王壽終之日,身體仍強健,飽食後眠臥休息,即往生忉利天;其國內人民也因依王所教,奉行十善,壽終後皆得生天,無有一人墮入地獄、惡鬼、畜生三惡道。
佛告訴比丘們:「當時的和默王,就是我的前身。」
比丘們聽完佛開示,心生歡喜,恭敬作禮後而退。
公案中,和默王以善法治國,國富民豐;慈憫眾生,不忍沉淪,除自身力行十善以為表率外,更致力於將十善推廣至全國,以此善因,不僅自身得生天道,全國人民也因奉行十善而得生天,不墮惡趣,乃真正自利利他之菩薩行。《增壹阿含經》云:「吾今成佛,由其持戒,五戒、十善,無願不獲,諸比丘!若欲成其道者,當作是學。」菩薩行者,誓願上求下化,亦應如是行持,依佛所教,奉行十善及諸善法,並教化眾生斷惡修善,同趨菩提。
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3-08-16
09:54
comments
No Rating

正信佛法3

正信的佛法(三)
佛法的道理有深有淺,如同學校的教育,依學生的程度不同而施教,分為小學、中學、高中、大學,乃至於博士班。舉例來說,對於不同的對象解釋「天」字,就有不同層次的意義。若對小學生就無法講得太多、太深,所以淺說「天」就是今天、明天、後天,與天空的天。若對高中、大學生,就必須進一步地解釋,「天」還有天文、先天、後天的意涵。而對於博士班的學生,又要更深一層說明,有性天、理天、第一義天,意義就更深遠了。如果對修行人,就需要再分析,有欲界天、色界天、無色界天,最後要了解學佛的目的不在升天,而是要超越輪迴,作自己生命真正的主人。
在佛經裡提到修行有四個過程:「信、解、行、證」,我們信仰宗教,首先要了解其道理;假使不了解,就成了盲目的信仰。進一步,要將了解的道理在生活當中去實行;如果解而不行,只是空泛的道理,就等於畫餅充饑、入海算沙,毫無用處。相反的,若能依著了解的道理去努力,不但來世能得善果,在今生也能得到佛法的利益;好比讀書一樣,經過多年的努力,最後得到畢業證書,而畢業就是證,所以佛法是非常科學的,落實佛法的道理,就能得到真實的受用與體證。
如果只是信,而缺乏正信,人生的方向就會南轅北轍,愈走愈遠。所以不論做人做事,乃至信仰任何宗教,都要有正知正見及正信。因此薰習佛法,也是先要了解什麼是正信。「正信」的佛法禁得起時間、科學的考驗,因為佛法是真理,是人生最大的智慧。
佛法中,依信的深淺不同,分成幾個層次。「初信」是剛開始學佛、信佛的階段。有些人信仰宗教是緣於現實生活遭逢逆境,遂而求神問卜、求菩薩庇佑,這屬於初信。假使一直停留在初信,只知道「事」,不知道「理」,就容易退失道心。佛法當中有「事」也有「理」;事就是事相、方法、儀式;理是事相中所蘊含的真理、道理;要知其然,還要知其所以然,否則一聽到他人批評,就會禁不起考驗而退失信心。
初信只是信仰的開始,進一步還要聽經、研究佛法,知道禮佛、敬神的意義。例如,拜觀世音菩薩,要知道觀音菩薩在理上代表大慈大悲,而每個人都有靈知靈覺的這念心,只要學習觀音菩薩的慈悲心,人人都可以成菩薩;拜媽祖,是因尊崇媽祖孝順的精神,所以拜媽祖就要學習媽祖的孝行;拜關聖帝君,是向關公學習忠義、智勇雙全的精神,這樣子來禮佛、敬神,就是正信。
從「初信」到「正信」,從信仰到學習,就好比學生景仰教授的智慧,進一步向教授學習,希望能成就像教授一樣淵博的涵養。同樣地,信仰佛菩薩,不僅是拜佛菩薩而已,還要向諸佛菩薩學習,學習如何成為佛菩薩,這樣了解信仰的意義,才是「正信」。所以,拜佛一方面是向佛菩薩學習,二方面是藉此來懺悔自心當中的過失,藉著思惟佛菩薩的智慧、慈悲,進而反省、改正自己的過錯,使內心安定、平靜。
《天尊說阿育王譬喻經.卷第一》
過去世尊與眾多弟子都是靠著雙腳,一步一步邁向弘法之路,沿途隨緣教化無數。一日正好走到河邊,佛陀便請隨行弟子取約一拳頭大的石頭,投入水中,並問弟子:「石頭是浮在水面上,還是沉入水中呢?」弟子回答:「石頭沉入水底。」世尊則說:「石頭會沉入水中,是因為沒有任何的善因緣故!」
佛陀又取一辟方三尺的石頭著於水面上,並與弟子經此石頭渡至河的對岸,不僅順利到岸,石頭也沒有因為承載眾人渡河而沾濕一角,眾多弟子見到此景像感到非常奇怪,於是一心恭敬合掌長跪請問佛陀:「是什麼緣故,石頭可以浮在水面上令人渡河,且不被浸濕呢?」世尊回答:「有善緣故!」弟子接著問:「什麼是能讓石頭成為渡船的因緣呢?」世尊藉此為喻,進一步開示:「得遇善師,可以令我們免受沉淪之苦;若遇惡師,則行諸惡事而無法遠離眾禍。」世尊以此警示弟子及後世之人,不可不慎。 
經云:「善知識者,猶如橋梁,能令超度諸有流故。」《溈山警策》亦云:「親附善者,如霧露中行,雖不濕衣,時時有潤。狎習惡者,長惡知見。曉夕造惡,即目交報,歿後沉淪。」修行學佛應當遠離惡知識、親近善知識,否則易落於盲修瞎練,走錯路、走遠路。唯有對佛法生起正信,依止善知識化導正見,啟發清淨自性,常行正道,如是堅持依教奉行,一路直趨菩提涅槃道,修行一定能夠有所成就。
Line ID:@924qegto 歡迎加入淨覺苑官網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3-08-09
09:00
comments
No Rating

正信佛法 1

正信的佛法(一)
「信」字分開來看,包含「人」與「言」二個部份,代表語言由人而生,所以說「人言為信」,我們做人做事都要有信用。在佛法裡特別說明了「信」的道理,佛經云:「信為道源功德母,長養一切諸善根。」儒家說:「民無信不立」,同樣都在強調信的重要。如果有了信心,就能產生出力量。
正信有別於邪信,「邪」,是邪知邪見;「正」為正知正見。我們無論做任何事情,都要正正當當,符合法律與道德良知。社會上有許多行業,五花八門,如果沒有以正念選擇正業,就會為自己帶來無窮盡的煩惱,也無法找到一條人生的光明大道。
無論信仰任何一個宗教,都必須要有正信。若只有信,沒有正信,南轅北轍,結果不但走遠路,而且還會走錯路。舉例來說,社會上有很多人膜拜大聖爺--齊天大聖孫悟空。其實,《西遊記》只不過是一部小說、一個寓言,孫悟空是比喻人的第六意識,心猿意馬。一般人不了解,認為孫悟空神通廣大,一個觔斗可以翻轉十萬八千里,因此為他修寺廟,殺豬、殺雞來祭拜,不僅寺廟成了屠宰場,出錢出力的人,也成了幫兇,如此不但沒有功德,還遭種種罪過。所以,我們信仰宗教,必須要有智慧,一定要明辨正邪、是非,不能盲目地信仰。
《增壹阿含經.卷十九》等趣四諦品第二十七(十)
佛陀過去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,為比丘們開示:「有四種修行人,可敬、可貴,為世間之福田。是哪四種修行人呢?就是持信、奉法、身證、見道這四種修行人。
什麼是持信人呢?如果有發心向道的修行人,因為受到他人教導,而對佛法生起堅定的信心,內心沒有絲毫懷疑;相信如來、至真、等正覺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調御丈夫、天人師,佛、世尊,堅信如來之教,也相信一切修道人所說的,並不會依著自已的想法來修行,這便是持信人。
什麼是奉法人呢?就是可以分辨正法和邪法,不輕信他人所說的話,而是深入觀察這些道理:『是有?是無?是真實?還是虛偽?』能清楚地明辨:『這是如來所開示的教義,那是外道行者所說的道理。』然後,奉行持守佛陀所講述的法要,遠離外道所說的言論,如此的修行人就名奉法人。
什麼是身證人呢?就是以自身行持證明真理的修行人,專注於心性,用功行道,這便是身證人的行持。
什麼是見道人呢?假使修行人能夠斷除身見結、戒取結、疑結這三種煩惱,證得須陀洹果,成就不退轉法。成就初果聖位,以無漏清淨法眼,了達今生、來世、父母親眷,乃至於一切有情之間的三世因果,更明白從凡夫至阿羅漢的種種修學次第。能夠以自身的修行證量作為證明,即為見道人。
比丘們!這四種修行人,當專心一意修習身證之法。諸位比丘!應當如是精勤修學。」
所有在座比丘聞佛陀開示後,皆歡喜奉行。
信、解、行、證是修行的次第,從一念淨信的播種,直至圓成佛道的收穫,皆不離當前這一念菩提心。修行人以成就佛道為目標,依著擇法覺支,明是非,辨正邪,進而正信佛法,依教修行。在日常生活中,時時觀照自己的念頭、言語、行為,以轉化根深蒂固的煩惱、習氣,日久功深必能解脫,得到佛法真實受用。
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3-07-26
06:47
comments
No Rating

佛學與醫道 33

佛學與醫道(三十三)
要想成就佛的智慧,不僅要有定,而且要有慧,因為眾生心中有無明、有愚癡,看不清一切諸法如夢幻泡影,因此有種種執著煩惱,所以六波羅蜜中最後一個就是般若。般若就是智慧,以智慧治療愚癡的病;用觀照的方式,洞察諸法緣起、緣起性空的道理,用這些道理來啟發我們的智慧,智慧通達了,就能治好愚癡的病。
用佛法六波羅蜜治療我們六種病─ 布施治療慳貪、持戒治療毀犯、忍辱治療瞋恚、精進治療懈怠、禪定治療散亂、智慧治療愚癡,這些是六波羅蜜所對治的病症。從這個角度來看,佛法和現代醫理、醫學、醫術,有很密切的關係。如果現代醫學能配合佛法道理來實踐,物質、心理和精神同時並重,如此便可以減少病苦;疾病得以醫治得好!知道病的源頭在那裡,病源找到了,就可以藥到病除。
《六度集經.卷六.精進度無極章.(五五)》
釋迦牟尼佛過去在因地修菩薩行時,有一世還只是個凡夫。當時菩薩聽聞到佛的名號,得知佛相好光明,有無畏的大威德力、功德高偉,為諸天所敬重尊崇,而追隨佛陀修行成就者,煩惱諸苦皆滅除。
菩薩也發願想要成佛,可惜當時佛已入涅槃,也沒有比丘眾,所以菩薩無從聽受佛法。他悲泣不已,自語:「我要如何才能得到佛陀所說的經典、受持讀誦,依之實踐乃至成佛、療愈眾生煩惱之病,令眾生回複本然的清淨呢?」。
當時旁邊有位生性貪吝兇殘之人,看到菩薩這樣精進,求法的心懇切勇猛,便告訴他:「我知道佛宣說三戒一章的法,你想領受嗎?」菩薩一聽,歡喜無量,便五體投地,向他頂禮、懇切請戒。貪殘之人說:「這是無上正真、正等正覺、調禦丈夫、天人師、佛的重要教法,你覺得有這麼容易就讓你白白聽聞嗎?」菩薩便問:「那麼請問我該如何請法呢?」他說:「倘若你真的是至誠懇切求法,那麼就在你身上的每個毛孔都插入一根針,當你身上的毛孔都插滿針,全身流血、身體十分痛楚,但內心絲毫沒有退悔的念頭,這樣才可以聽聞無上尊貴的教法。」菩薩回答:「即使聽聞佛法後,就要立刻死去,我都會很歡喜,何況只是在毛孔插上針,還能活著修行,我當然要領受奉持。」說完後,菩薩便用針扎滿了身上的毛孔,於是全身血流如泉,但是菩薩因為歡喜聞法,得無痛之定。
天帝釋提桓因看到菩薩心志勇猛堅定,看到他受這樣的苦,心生憐憫。便用神通讓所有插在他身上的針化為一針。那位貪殘之人,看到菩薩求法之願心如此堅毅高遠,便告訴他佛的偈子:「守口攝意,身無犯惡,除是三行,得賢徑度。是諸如來、無所著、正真尊、最正覺戒真說也。」─謹慎持守口業、端攝心念、身業不犯過惡,這身口意三業清淨了,就能入賢聖之位,這是諸佛如來所宣說的戒法。
菩薩聽聞了戒法,很歡喜地向他頂禮,低頭一看,原本插滿全身毛孔的針竟然都瞬間消失不見,菩薩神采奕奕,氣力比從前更好,天人龍鬼沒有不讚歎菩薩的行持。菩薩道心堅定、勇猛精進,梵行高遠,依照佛的教法不斷地努力,終於成就佛道,拔濟眾生。
佛告訴諸比丘:「當初傳偈給菩薩的貪殘之人就是現在的提婆達多。提婆達多雖然有因緣能夠先聽聞到佛的偈子,卻不知要如法修行,如同盲人拿著蠟燭,不知道要為自己照明,那又有什麼益處?我過去行菩薩道,修精進波羅蜜時,就是這樣的勇猛堅定、無有疲厭。」
《佛遺教經》云:「若勤精進,則事無難者。」正如提婆達多,過去生縱有殊勝因緣比佛陀更早聽聞佛的戒法,但知而未行,所以終究只是「知道」,未能得到真實的法益。而佛累世以來,以堅定勇猛的道心,為了求法不惜生命,同時精勤不懈地依教奉行,所以能夠較提婆達多更早漏盡煩惱、成就佛道。在修行的路上,我們也應該要學習諸佛菩薩,於菩提道上精進不退,直至成佛!
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3-07-19
07:55
comments
No Rating

佛學與醫道32

佛學與醫道(三十二)
六波羅蜜中有一度為禪定,學習禪定可以治療心念的散亂,心散亂就會缺乏智慧,不清楚、不明白,容易做錯事。因此中台禪寺每年都會舉行禪七,禪七當中,教導學人用三個法門來定心、明心。
第一個是數息。數息是專門對治散亂的法門,一般眾生的心很散亂,妄想很多,即使靜坐中,告訴自己不要打妄想,仍有妄想;告訴自己不要打瞌睡,還是會打瞌睡。起心動念,離不開貪瞋癡的妄想,患得患失,想過去、想現在、想未來,名利財色,都是由這念心想出來的。
打禪七的時候,第一個用數息觀,收攝心念達到一念不生,不打妄想的境界。第二個就要參話頭,過去造了許多惡業,要用參話頭的方法,把心中的雜毒臭穢通通去除。第三個就是中道實相觀,達到佛的智慧,中道實相的境界,如如不動,讓這念心澄淨下來,把貪瞋癡三毒清除乾淨。
這三種法門各有不同的功能,數息好比是溫補,就像一個人有慢性病,幾十年的病,雖然這個病要開刀,但是不能一下就開刀,要先調身,然後才可以開刀。其次,參話頭就是開刀,把我們內心的雜毒臭穢、不好的念頭,通通轉過來,就像吃瀉藥一樣,把思想觀念中的毒,通通瀉掉,瀉了以後很虛弱,要修中道實相觀,就是十全大補,用這三帖藥來治眾生的病,病治好了,我們心就能得到安定、清淨。
調心,改變人生的好習慣
古德云:「君子慎所習。」良習,引人遷善遠罪,邁向光明;惡習,令人沉迷不覺,墮入暗冥。
一念回光,棄惡秉善,扭轉人生,操之在己!
人除了物質生活之外,還有精神生活。每個人都想追求物質生活的富裕、追求人生的幸福與快樂,但追求物質的過程當中,往往事與願違,因為追求的方向錯誤了,反而得不到真正的富貴、幸福、快樂。世間的富貴,就好像花開花謝一樣,都是無常的,既然是無常,我們就必須在無常當中,找到最安定、最幸福、最快樂、最真實的富貴。
善自調身心 具諸功德力
佛法對富貴的看法,可以用汽車來比喻,我們的身體就像車身,福德就像燃料,當下這念心就好像電源。車子要跑得快、載得多,車身就必須完整,底盤、鈑金、引擎……都不能生鏽、老舊、故障。此外,車子必須要有燃料,否則,即使是新車,沒有燃料也沒辦法發動。有了燃料,還必須電路完整,必須要把這些部分保養好,才是一部完整的車子。所以,在社會上無論從事什麼行業,希望達到成功,乃至於登峰造極,就要注意四件事情:一、要有健康的身體;二、去除壞習慣;三、廣修善法;四、修習禪定。
第一,要有健康的身體。身體的健康狀況,其實是由於過去造的因所呈現的果報。一般人只知道要吃好的、穿好的、用好的,而不知道還有業力。假使前世造了惡業,身體就會不健康,容易愚癡;假使過去造了善業,六根就會健全,乃至頭腦聰明。了解因果的道理,今生就要從因地上努力,時時刻刻檢討反省自己當下這念心是否清淨?心清淨了,身體就會安定。
第二,要去除壞習慣。抽煙、喝酒、打牌,乃至嫖、賭等不良嗜好,就等於是慢性自殺,是缺乏智慧的行為,但是有些人明明知道不好,卻無法戒除這些壞習慣,如果真正了解這些不良習慣對身體的影響,自然而然就能做得到。以喝酒為例,一般人都知道酒喝多了就會生病、會酒精中毒,但是為什麼做不到呢?因為沒有智慧、沒有信心。
儒家說:「身體髮膚,受之父母,不敢毀傷。」身體,是過去修來的福報,這一生要懂得運用這個身體,努力種善因,積功累德,才不辜負此生得到人身。假使了解這些道理,就不會再繼續讓壞習慣損傷自己的身體。
福德與禪定 菩薩共修學
第三,要廣修善法。凡事離不開因果,佛法所講的因果,就是要在我們平時做人做事、起心動念處下手,只起善念,不起惡念,時時刻刻檢討反省,嚴以律己、寬以待人,這樣這一生的福德就會增長。如此果上生因、因上生果,始終都是良性的循環。相反地,假使不知道修正自己的行為,放縱自己的貪瞋癡,就會形成惡性的循環。
詩云:「時來風送滕王閣,運去雷轟薦福碑。」唐朝王勃很有才氣,為「唐初四傑」之一。王勃的父親在交趾當縣令,當時王勃正好來到南昌,遇到都督閻伯嶼在重修的滕王閣上宴請天下名士文生,並邀集大家譔寫序文。這時,王勃毛遂自薦,很快就把序文寫好,得到主人的賞識,後來成為一篇流傳千古的佳文。
王勃為什麼會在這個時節因緣趕到呢?王勃想去交趾探望父親,但當時他所坐的船是歇在馬當,馬當到江西南昌起碼還有七百多里的水路。他把船歇在馬當過夜,晚上忽然起了一陣大風,把帆船的繩子吹斷了,這艘船就像離弦之箭,一個晚上就到了江西南昌。一般人認為這是奇遇,但在佛經裡面來看,王勃的福德因緣成熟了,所以一切都很順利。
相反地,假使未曾種過善因,沒有福報,即使有好的因緣,還是無法成就,這就是「運去雷轟薦福碑」。宋朝宰相范仲淹經常私底下做善事。有一次,他的朋友告訴他:「現今有一位窮秀才,學問非常好,但三餐不繼,你是個仁心菩薩,就幫助他吧!」范仲淹就把這位窮秀才找來,一談之下,果然很有才能,只是時運不濟。
當時有一座薦福寺,曾請歐陽詢寫了一個碑。范仲淹想把這個碑文拓印下來,交給這位窮秀才去經營、發行。突然一個晚上,颳風、下雨、打雷,雷一劈,就把這座石碑打得粉碎了。由此可知,福德因緣具足是很重要的。福德從哪裡來?就是要在因地上勤修善法。
第四,要修習禪定。平時要多打坐,薰習禪定。得到禪定,心中清淨、平靜,沒有妄想,對人生自然能夠看得非常透徹,也才能消業、轉業,佛法云:「三昧加持力,定業也可轉。」這念心不起心、不動念,萬年一念、一念萬年,就是無上的功德、福報。
儒家強調修心養性,以佛法來說,就是要明心見性。只要從以上四個方向來努力,身體和心靈就能得到最好的保養,就好像一部車子不但沒有損壞,而且燃料、電源充足,這部車就是一部如意車。有了這部如意車,在世間上做任何事業,都能稱心如意,從黑暗到達光明;修行有了這部如意車,就能到達菩提涅槃、到達淨土彼岸,得到真正的富貴!
歡迎加入line ID:@924qegto 淨覺苑官網
歡迎收聽「僧敲月下門」「您好!我是臨床佛教宗教師」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3-07-12
11:23
comments
No Rating

佛學與醫道31

佛學與醫道(三十ㄧ)
六波羅蜜中的忍辱,就是告訴我們要學習安忍,忍順境、忍逆境。《四十二章經》提到:「忍色忍欲難」、「被辱不瞋難」,色、欲、瞋,這些都要忍得下來,能夠耐得住,這些習慣都可以降伏。其次,每個人難免都有懈怠的心,好逸惡勞。懈怠也會成病,成懶病!懶惰,就要以佛法的精進心來治療。生活中養成好的習慣,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,就是精進。例如在道場中,大眾清晨一定要起床做早課,這就是精進。白天要精進,晚上也要精進,上半夜、中半夜、下半夜,無有間斷,身語意業無有疲厭,能夠力行不輟,道業便能有所成就。
佛教中有一尊藥師佛,佛的兩側各有一位菩薩,一邊是日光菩薩,一邊是月光菩薩。要成就佛的果報,必須從因上努力,如同日光菩薩及月光菩薩,不論白天、夜晚都要精進。在佛法當中,行住坐臥具足四威儀,這也是精進,行如風、坐如鐘、立如松、臥如弓,這些都可以治病。人睡覺的姿勢有左側臥、右側臥、仰臥、俯臥,這四種姿勢中,以右側臥睡覺的姿勢最好。所謂右側臥就是吉祥臥,根據醫學的解釋,右側臥時血液循環從心臟到肝臟,速度不快不慢,睡覺便很安詳、自在。所以佛法是很科學,很有智慧的真理。
在佛法裡
一切疾病的真正原因在於我們過去的妄念或惡業。所以說:「一切病其實都是心病。」因為假如過去沒有妄念和惡業,今生就不會遇到導致疾病的因素和條件。如果過去沒有種下致病的業因,縱使遇到不好的環境和惡緣,也不會產生疾病。
《大莊嚴論經.卷第十五(八七)》
在《大莊嚴論經》中,馬鳴菩薩提到過去曾聽聞過一則故事:有一位國王患病,國內所有的醫生都無法治癒國王的病。當時,有位良醫遠道而來,治好了國王的病。國王非常歡喜,心想:「我今有賴這位醫生的醫術,才將我的病治癒,應當給與他豐厚的回報。」於是國王暗中派遣侍臣帶著眾多財物,送至這位醫生的住處,並為他建造屋宅及備齊各項生活用品,舉凡田宅、象馬牛羊牲畜、奴婢、僕使等,一切資產全都具足。全部都備辦好之後,國王便讓這位醫生返回其家。
當時那位遠道而來的醫生,見國王到目前為止都沒有給與任何饋贈,讓他空手返回,心中抱恨不已;快回到家時,在路上許多先前並未見過的牛、羊、象、馬群,於是便問旁人:「這是誰家的牲畜?」眾人都說這些牛馬等牲畜是這位醫生的。抵達家門,見自家屋宅裝飾得莊嚴華麗,家中有貴重的床帳、毛毯與金銀器物,妻子穿戴瓔珞、華服,見到此景,這位醫生感到非常驚愕,覺得猶如進入天宮般,便問妻子:「為什麼會有這麼好的事?」
妻子回答:「你怎麼會不知道?這是因為你治癒了國王的病,國王為了報答你的恩情,所賜與的獎賞啊!」這位醫生聽聞此事,非常歡喜,心想:「國王極為仁厚有德,知恩報恩,這些饋贈遠遠超過我所期待的。我的胸襟太狹隘了,在回家的路上,還因以為一無所得而感到憤恨。」
馬鳴菩薩說以這個故事作為譬喻,所要傳達的義理是:故事中的良醫,譬喻一切善業;國王未給與任何回饋,譬喻行善未得現世善報,身無所得;那位醫生初始因未得到賞賜,以為行善一無所得而心生怨恨,就如同今世修善業卻未見有善報,心中抱恨不已,怪怨修善卻毫無所得;得以返回家中,就如同今生捨報,轉生後世;路見牛羊象馬群,譬喻在中陰身時,見到種種好相,此時才想:「這是因為我有修善才能見到這些好相,所以必能得生天道。」投生在天上,譬喻在家中看見種種美好之事,這時才對國王心生敬重,知道國王是一位懂得報恩,能行布施的施主;得以投生天道後,才知道是因行善而得此好報,此時才相信佛所說的話真實不虛──修少許的善業可獲無量福。
即說偈言:
「施未見報時,心意有疑悔,以為徒疲勞,終竟無所得。
既得生中陰,始見善相貌,如醫到家已,方生大歡喜。」
因果是萬事萬物運行的軌則,因果通三世,「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」,因緣會遇時,果報還自受。一般人誤以為今生行善或造惡,不見現世果報,便撥無因果,或退失道業,或廣造諸惡而受苦。是故吾人當精勤學佛,對因果之理有正確的認識,知因識果,從因上努力,非從果報上求,為人處世力行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」,人生必能步步光明,朝向圓滿解脫邁進。
生病的條件到底有那些呢?《大智度論》上說:生病有「外緣」(外在條件)和內緣(內在條件)。
(一)外緣(外在因素)
1、受到寒熱飢渴。2、摔傷、或碰傷。3、細菌感染:空氣傳染、飲食傳染、接觸傳染。4、飲食的材料本身有問題:加化學物品等。5、食物調配不當。
6、濫服用藥物。7、使用不當的東西:如塑膠用品遇熱會產生致癌因數。8、鬼神和其它動物的冤報。9、遺傳帶來。10、污染的環境造成。11、遇到挫折和打擊。12、農藥和洗潔劑餘留的毒素。13、食用變質的食物。
(二)內因(內在因素)
1、飲食不節:暴飲暴食。2、縱欲貪愛。3、生活作息不正常。4、常發脾氣。5、操勞過度。6、憂鬱煩悶。
7、緊張恐懼。8、無知及焦慮。9、心理不平衡和內心的衝突。10、幻覺和錯覺。11、歡笑過度。12、思慮過多
有時我們自己好勝心強,無形中給自己壓力帶來內心焦慮而不自知,身心就容易失衡,而產生疾病,若每天能夠靜下心反觀自照時時調整自己心境,身心能愉悅。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3-07-05
13:46
comments
No Rating

佛學與醫道 30

佛學與醫道(三十)
業障來自我們的心念;而佛法是心的教化,透過佛法讓我們的心清淨下來,在日常生活中,使心念保持在安定、自在,身體就不會感染很多病。如果更進一步能夠學佛、持戒、誦經、打坐,使身口意清淨,處處都是功德善法,很多業障病也因此能夠轉化。佛法所教導的法門都是為了轉化煩惱、淨化心念;所以,八萬四千法門都可以治病。藉宗教治療我們的心病,心病治好了,身體的病隨著心念的法喜、希望,自然而然也會好痊癒。
就佛法而言,戒、定、慧可以治病,六波羅蜜--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也可以治病。心當中如果有了貪心,就會加重身體的病,而用布施的方法,可以捨掉自己的貪心,所以,布施可以治我們的貪病。每一個人都有過失,免不了會造惡業,例如從早上到晚上,口業是我們最容易犯的過失,如果心量不夠廣大,就容易起貪瞋、嫉妒,如果用持戒的方法,把這些壞的習慣戒掉,病自然就會好。不抽煙、不喝酒、不打牌、不嚼檳榔、不賭博,行住坐臥有正常安定的生活,身心自然健康,這些都是持戒的作用及功能。
《佛說興起行經.卷第一.佛說奢彌跋宿緣經第二》
佛陀遭外道奢彌跋毀謗,弟子們不解,為何至尊至貴的佛陀會遭遇如此惡事呢?
佛陀開示大眾:在過去久遠九十一劫前,善說城中有一位名叫延如達的婆羅門,廣學多聞,精通各家學問,含括天文圖讖、占相藝術之學等,連對外道的教誡、世俗典藉也有深入的研究,並且具足三十種莊嚴的相好。在他的座下,有五百位童子,常受他的教化。
同時,有另一位婆羅門,名叫梵天,非常富有,他的妻子淨音美如天仙,性情溫和,常以飲食衣被、醫藥等物品供養博學多聞的延如達。一天,名叫愛學的辟支佛至梵天家乞食,威儀具足、六根收攝。淨音一見到這位婆羅門,即非常恭敬景仰,並以上妙飲食供養辟支佛。辟支佛受食完畢,即展現神通,飛回他的住所。當時國內有許多人民見到如此景象,讚歎不已,覺得有這樣一位聖者在國內實在是一大福報,所以也歡喜供養辟支佛,淨音更是天天以各種美好的物品供養。
延如達聽說了此事,覺得淨音厚彼薄此,有被冷落的感覺,心生嫉妒,不僅到處誹謗說淨音與辟支佛有不淨行,所以才會大力供養辟支佛,還告訴五百童子:「此修行人犯戒,無精進行。」五百童子聽了就到處散播,舉國人民都開始懷疑了起來,這個謠言維持了七年才停止。後來,辟支佛現十八種神變,入於涅槃,眾人才知道原來延如達所說的話是虛妄的,辟支佛實是持戒清淨。
佛陀說完了這段因緣,又告訴大眾:當時的延如達是我的前身,梵天是優填王,淨音就是今世毀謗我的奢彌跋,五百童子即是現在五百羅漢弟子,因為前世我失去供養,心生嫉妒,和你們一起毀謗聖者;死後,我們一起入地獄受無量苦報。今生我雖已成佛果,但業報未盡,仍須受此果報。因果是歷然不虛的,因此你們要學習,守護自己的身口意三業,不要造惡,你們看看現在的我,煩惱已斷盡,圓滿一切善法,拔濟一切眾生,就是從觀照自己的言行開始,你們要好好地學習,修善斷惡,就能圓滿佛果。
大眾聽完佛所開示,皆心生警愓,現場五百羅漢、諸天龍鬼神皆信受佛的教誨,歡喜奉行。
古德云:「因果昭昭,絲毫不爽。」佛法講三世因果,並非迷信,而是真實不虛的道理。相信因果是積極的人生觀,懂得因果,就能懂得時時覺察覺照,種下善因,自利利他。美好如意的人生皆是由清淨的身口意三業而來,深信此理,以此自我勉勵,日日是好日,時時是好時。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3-06-28
08:14
comments
No Rating

佛學與醫道 29

佛學與醫道(二十九)
歷史上有個公案,秦國有一位神醫,名叫扁鵲。他不需要把脈,只是看看病人的神情,馬上就知道對方的疾病;扁鵲有一個徒弟得到了扁鵲的真傳,也是一位神醫。當時晉景公殺人無數,迫害忠良,最後害了重病,找遍天下的名醫都醫不了他的病。當時秦國和晉國交好,有人告訴他:「秦國扁鵲雖然已經死了,但是他的徒弟得了扁鵲的真傳,你趕快去請他來看病。」結果真的請到了扁鵲的徒弟來看病。
但是,古代從秦國到晉國,路程須要兩三個月,扁鵲的徒弟還沒有到晉國的時候,景公做了一個夢,夢到二個小孩子大約有一寸高,站在他鼻孔尖尖上講話:「明天神醫要來,我們怎麼辦?要躲到什麼地方?」結果他們決定躲在膏之下、肓之上。因為這個地方,鍼灸也鍼灸不了,藥也沒有效,熨也熨不了。兩個小孩子說了以後,一下就從晉景公的鼻子鑽進身體去。第二天,扁鵲的徒弟到了,把脈後便說道:「大王,你的病,我沒有辦法醫了,在膏之下、肓之上,已經是病入膏肓了。」這個就是業障病!
病有很多種類,有的病可以用醫藥、或者用物理治療;若是心理的病,則可以從精神方面去輔導、鼓勵,安慰、休養。另外還有一種就是深重的業障病,沒有辦法用醫療的方法救,就要用佛法的方式來醫,譬如誦經、持咒、祈求、修善,用佛法消業障,從這個上面去努力就有希望。
清朝有一個居士叫王鼎實居士,這個居士從小就很聰明,悟性很高,他看什麼書一看就懂,而且福報也很大,生活上的受用都非常好。他十六歲的時候去參加一個考試,考完試的時候是住在他親戚家,考完試的時候覺得身體不舒服,也不吃飯,後來病情就愈轉愈嚴重,他就跟他親戚說,你拿筆跟紙來,我要寫我的遺書,寫給我父親。
他說:父親!我的生命即將要結束,你不要傷心,其實我跟你只有十六年的因緣。其實我前生是淨山寺的一個老和尚,我身為一個老和尚,我出家以後,修學數十年,幾乎成就大道。
我做老和尚的時候,拿著念珠在外面經行的時候,我看到了二件事情才心動:
第一個、少年登科者,年輕人考上狀元,功名成就以後,敲鑼打鼓到寺廟來還願的時候,我啊!仁者心動,產生羨慕之心,這個妄想沒有對治掉。
第二個、我看到那個大富人家坐的那種美好的車子,有很多的眷屬來山上祈福的時候,看到大富人家我也心動。
這二個心動的關係,我必須為我這二個妄想的心動酬償我的業力,所以做你的兒子。他說他死了以後,還要投胎一次,他這一生做功名掌握權力,下一生要償還下一個妄想,來做一個大富人家。
所以我們常說,你從什麼地方來?我們不要講那麼遠,說從真如本性來,這樣太遠。其實我們現在的身心世界,是從你前生的妄想而來。所以你現在的妄想,當然我們有很多的妄想,其中一個強大勢力的就是你的來生。
《楞嚴經》一再的告訴我們,外在的世界,是我們內心的世界創造出來。
所以我從什麼地方來?我從我前生的其中一個妄想而來。
「業」-就是我們的念頭去造作出來的,產生善業、惡業
,善念比去做善業重要,有很多人去做救濟布施,但內心貪瞋癡、財色名食睡,裡外不一。雖有善行沒有善念,我們要在起心動念處來觀照「知因識果」來做起。
Line:@924qegto歡迎加入淨覺苑官網
歡迎收聽「僧橋月下門」「您好!我是臨床佛教宗教師」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3-06-19
07:40
comments
No Rating

佛學與醫道28

佛學與醫道(二十八)
醫生可分為庸醫、良醫、名醫和神醫。古人說:「良醫治國」,確實是如此,因為神醫除了醫術以外,還有醫德,所以醫術出神入化,真正能藥到病除。醫德就是有修行,像古代的扁鵲、華陀、耆婆,這些都是神醫,因其有德,所以能治好他人的病。
例如,現在有很多患者相信他的醫生,再困難、再遠,他都要去找這位醫生,這是因為對醫師有信心的緣故。醫生如果有德行,病人有病,能夠去關愛他、安慰他,體諒病人受病苦的折磨。同時也藉此因緣鼓勵他,勸他要念佛、誦經、做善事,再配合藥物治療,一定對病人的疾病有幫助,病人對醫生產生了信心,這個信心就能治病。
好比佛門中誦經、念佛;同樣是在祈求觀音菩薩,同樣是在誦經、打坐,可是有的人求觀音菩薩有靈感,有的人卻沒有靈感,究其原因,都是信心的關係。所以當醫生不容易,除了醫術以外,還要使病人有信心,這便要有修德。修德很好,便是佛菩薩住世,就是神醫,能出神入化,藥到病除。
《佛說醫喻經》中,佛陀說,一位醫王應該具備的條件有四:1.識知某病,應用某藥。2.知病所起,隨起用藥。3.已生諸病,治令病出。4.斷除病源,令後不生。
也就是:「一、先識病;二、次知病因;三、應病與藥;四、令病痊癒,永不復發。」做為一位良醫,不僅需要精良純熟的醫術,更應具有悲天憫人的醫德。
《 分別功德論‧卷三 》
佛陀告訴比丘們:佛起大慈悲心,想要讓弟子們了解念佛法門的深義,就像父親諄諄告誡著子女,希望子女能夠有所成就。專注、精進地念佛時,猶如目不轉睛地注視著佛陀的身形、相貌,視線不曾稍移;心中繫念著佛陀的慈悲、定力及智慧。此即念佛的方法。
有一次,阿難背上生了一個癰瘡,佛陀讓當時有名的神醫耆婆為他醫治。因需開刀治療,耆婆擔心阿難承受不了疼痛,遲遲不敢下手。佛陀知道了他心中的憂慮,便慈悲地說:「請儘管放心醫治吧!我將為阿難說法,使他轉移心思。」
佛陀引導阿難一心專注,諦觀佛陀相好,並對阿難說法:「如來的身體猶如金剛,堅固不壞,具足三十二相、八十種好。這都是如來過去在因地當中,修諸功德而感召的果報啊!」
阿難虔心淨慮、恭敬謹慎,凝視著佛陀的相好沒有絲毫倦意,耳朵諦聽著佛陀說法,毫無厭怠之心;一心一意,念念專注,思惟佛陀所說的道理,沒有絲毫的散亂舉止。
在此同時,神醫耆婆也將阿難背上癰瘡中的毒膿清除,並為他敷上膏藥。佛陀問阿難:「你剛才是否感覺到背上的疼痛?」阿難回答:「弟子一點也不覺得疼痛。」阿難之所以未覺察到疼痛,都是因為一心念佛的緣故。佛陀具足十力、四無所畏等果德,故能使眾生遠離種種煩惱、痛苦,常處安樂,乃至超脫生死;亦能成就眾生念佛功德。
《佛遺教經》云:「制心一處,無事不辦。」阿難尊者念念相繼於佛的莊嚴相好,並且達到「專視聽法如渴飲,一心入於語義中」的境界,故而遠離了潰瘡敷膏之苦。
每日在人我是非、貪婪、忌妒、猜疑、愛憎……諸多煩惱、不得出離的我們,是否猶如身在病痛之中的阿難尊者,亟需佛陀的慈悲救護呢?
歡迎加入line:@924qegto淨覺苑官網
歡迎收聽「僧敲月下門」「您好!我是臨床佛教宗教師」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3-06-11
07:39
comments
No Rating

佛學與醫道27

佛學與醫道(二十七)
醫生都是希望解脫眾生的病苦。佛法也是如此,強調平等、慈悲,不僅解脫眾生生理、心理的病苦;而且為了怕眾生違背因果,未來會受惡業、受苦,因此告訴眾生在因地該努力的方向和目標;使人生現在、未來都能得到利益,並且把過去所造的業障轉化。
佛菩薩本著大慈悲心,不捨棄任何一個眾生,無論是落入鬼道、畜生道或是地獄道的眾生,都會去救護。例如:地藏王菩薩所發的大願─「地獄不空誓不成佛,眾生度盡方證菩提。」不僅在人道,佛菩薩還要進一步到地獄、畜生道去救度眾生,使所有的眾生都能得到解脫;這是佛法的平等、慈悲及廣大心量的表現。
醫生如果能學習佛法的平等和慈悲,心量就能像佛菩薩一樣廣大;再配合醫術、藥物,就能夠確實醫好病人身心的
以善攝惡 治貪慾病
《大乘義章》裡提到,貪有五種:一是色貪,二是親戚貪,三是財貪,四是名聞貪,五是善法貪。
一、色貪。色,就是顏色、男女色。由於把色當作實有,產生執著,所以造作種種惡業。佛法告訴我們,要把愛變成慈悲心,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,這樣不但沒有罪過,而且心行平等、心量廣大,進一步就能得解脫。古德說:「九孔流不淨,如廁蟲樂糞。」眾生不了解這個色身是不清淨的,所以產生貪愛。貪色重的人,就要用不淨觀來對治。
二、親戚貪,就是眷屬相愛、眷屬相憐。如果在眷屬當中起了貪愛、執著,心就染污了,心結、心垢慢慢加深,最後就會產生過失。有些人的親人往生了,受不了這種打擊,哭哭啼啼,最後眼睛哭瞎了,乃至於精神失常了。我們想一想,這就是心當中的愛結所產生的過失、產生的業障。
一般人認為眷屬的貪愛很好,為什麼說不好?不貪愛並不是不要,而是要互相護持、互相敬重、互相成就,以慈悲心、平等心來成就眷屬的智慧、事業、功德、解脫,這就是大慈悲心,而不是貪愛心。
三、財貪。每個人都有貪心,一見到錢財,一定會起貪心、起執著,有了一萬想十萬,有了十萬想一百萬,有了一百萬就想一千萬……貪著錢財,慳貪不捨,就墮入餓鬼道。
無論是自己的錢財,或是別人的錢財,都不要去貪。貪心的人,什麼糊塗的事情都做得出來;不貪心的人,自己有自己的主張,知道什麼該做、什麼不該做,這就是智慧。有了智慧,心就能夠定、能夠靜、能夠明。
一般人認為,從事任何行業,目的就是要賺錢。如果為了錢財而不擇手段,乃至於巧取豪奪,表面上雖然是得到了財富,終究會得而復失,不但如此,還會造下許多惡業。儒家說:「君子愛財,取之有道。」以不違背法律、道德及因果的準則來從事商業行為,就是正業、就是淨業,如此一來,不但沒有過失,而且還有功德。進一步修布施法門,就能對治貪財的心。
四、名聞貪,就是貪著名聞、名譽、地位。得到了名位,會有一種成就感、滿足感,所以不容易看破。例如,在公司裡被分派一個職務,認為是一種罣礙、一個重擔,但是派了別人,心當中又不高興,認為別人沒什麼了不起。派了也起煩惱,不派也起煩惱,為什麼?就是放不下,名聞貪在作怪。了解以後,就知道原來自己起這個煩惱就是名聞貪在心當中起伏,種子在心當中發芽,使心靜不下來、定不下來。
佛法不離世間法,我們可以藉著世間上的名聞因緣來成就一些功德、成就出世間法。如果你有這種能力、有這種德行、有這種福報、有這種志願,又有這種因緣,這就是實至名歸,人家自然會讚歎你、尊重你。假使沒有這種因緣,千萬不要去強求,不能故意去經營;即使強求得到了,也會得而復失。
所以,名聞也是一種貪心,怎麼樣對治?要知道世間法如夢幻泡影,用法空來對治,思惟一切諸法都是因緣和合,畢竟空寂。
以捨攝善 歸於實相
五、善法貪,就是愛著善法、貪著功德,認為自己做了很多善事,將來一定會得到善果。一般人說「擇善固執」,佛法也說「以善捨惡」,但是做善事是一個前方便,因為過去身做了很多壞事,口說了很多壞話,心當中起了很多惡念,現在就要轉。怎麼轉?念念都是善法,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、念戒、念施、念死、念天,用善念來轉過去的惡念。過去惡口、兩舌、妄言、綺語,現在用讚歎語、和合語、誠實語、清淨語,來轉過去的惡言。過去身造殺盜淫,現在起大慈悲心,不但持身清淨,還要勸導他人,乃至於修六波羅蜜。
勤修世間的善法或出世間的善法,晚上作了好夢,夢到光明、種種瑞相,產生了執著,這就是法執,又是一個障礙,障菩提、障解脫、障涅槃。所以,第一步以善捨惡,擇善固執,等到善念已經養成了,起心動念都是善念、都是為大眾著想、都是為佛法著想,這就是善法成就。善法成就了以後,不要執著,百尺竿頭再進步。
不執著,不是不修善法,而是仍然要修善法,修了以後不執著,看破、放下,用緣起性空,「以捨攝善」,那就是無量的功德,就是真正的般若智慧。如《金剛經》所云:「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,修一切善法,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最後這念心歸於菩提、歸於涅槃、歸於空性,就能得到出世間的無上果報。
在平常生活學習以慈悲平等的心待人處事
歡迎加入line:@924qegto 淨覺苑官網
歡迎收聽「僧敲月下門」「您好!我是臨床佛教宗教師」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3-06-05
10:07
comments
No Rating

佛學與醫道 26

佛學與醫道(二十六)
為了自己和家庭的生存,賺錢維持生活所需,本來就是正當的。但是,所從事的工作,要能符合因果的道理,不違背正業和淨業的原則。如賭博、開茶室、開酒家,這些不是清淨的錢財,這種錢就不能賺,就算得到了錢財終究也會失去,而造作惡業卻會為自身帶來很大的惡報。這個惡報,就佛法而言,就是「業」。
「業」不一定是在未來才會產生,一個人業障多了,心理也會恐懼。心裡充滿恐懼,身體自然就不會健康,甚至會產生錯覺、產生恐怖。譬如有些人出車禍的原因,是因為將紅燈錯看成綠燈,這就是業障。有的人開車開到山崖下面、開離了車道,明明沒有路,他看到的卻是一條路,開過去就出事了,這就是業報現前。
業從心裡面來,當業障現前的時候,心裡會產生一種錯覺,這種錯覺會引導我們去受惡報。過去因,現在果;現在因,未來果。佛法不僅研究現在的心念,更微細地研究未來因緣的發展;不但研究到未來,還研究如何轉化過去所造的惡業。
知道因果的道理,懂得從因上去努力的人,在人生的道路上,不管生理、心理都會很健康,身心健康就有力量與智慧。
一般人多半都貪求五欲的享樂,在求取的過程中,由於貪念障蔽自心,看到他人勝過自己,就容易患得患失,乃至心生嫉妒。戰國時代,孫臏與龐涓一同學習兵法,龐涓嫉妒孫臏的才能,擔心孫臏的名氣超越自己,就藉刑罰殘害孫臏。最後,馬陵一戰,龐涓兵敗而羞憤自盡。
人生的貧富貴賤,是由於過去行善或造惡所感。假使以噁心追求名利,不僅徒勞無功,更難逃惡業苦果。一個人的福德,有些是前世修的,有些是現在修的。如果前世修善法、累積福德,今生只要稍作努力,一定是水到渠成。相反地,如果前世沒有修善法、沒有修福報,就得靠現在精進努力。第一、要從事正業與淨業;第二、要積極地修善法、修福報;第三,要知慚知愧。只要能從這三個方向去努力,就能改變自己的命運。假使不起貪心,處處都以利他為出發點,就不會產生執著、煩惱,未來更能獲得六根圓滿、財富豐足的果報。
正業:正業,又作正行、諦行,指正當的身業。即身口意三業清淨,遠離一切邪妄。也就是十善業中的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等。但這僅是斷惡,正業的積極意義應是行善「護生、慈悲、布施」等。
《瑜伽師地論》卷二十九:「或於住時,於已追求衣服等事,若行若住,若坐若臥,廣說乃至若解勞睡正知而住,是名正業。」
平常有規律的生活習慣,也是正業。譬如適當的睡眠、飲食、運動、休息、工作,不但能增進個人健康,提高工作效率,也是家庭美滿,社會安定的主要因素。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3-05-29
09:00
comments
No Rating

佛學與醫道 25

佛學與醫道(二十五)
佛法教化大眾要從因上努力,不要一味在果報上去執著。果報是我們努力的一個方向和目標,要達到這個目標,就要徹底從因上去努力。每一個人都想身體健康,如果不知從因上去努力、去注意;只知天天吃補藥、維他命,打荷爾蒙,反而適得其反。因為吃得好、穿得好、住得好,補藥吃多了,也會影響健康。人的身體本來就有正常的機能,只要從因上去注意,不要亂吃東西,不要暴飲暴食,把不良的嗜好通通戒掉,有規律的生活、正當的工作,身體自然就會健康。
佛法講:佛弟子應有正當的職業,所謂「正當的職業」,一種是「正業」、一種是「淨業」。「正業」就是有正正當當的職業,從事正當的職業就不會遭受惡果;合乎政府的法令,合乎道德的觀念,這個就是正當的職業。
選擇工作,一方面要本著法律與道德的原則;二方面還要本著佛法慈悲的心法,這便是「淨業」的觀念。有很多事情雖然並不違反法令與道德,但是站在佛法的立場卻不能做。譬如捕魚,雖然符合法令;可是站在佛法的角度來看,就是違背因果。殺生太多了,將來一定要受殺生的果報,所以佛法不鼓勵從事殺生的職業。
一個人的福德有些是前世修的,有些是現在修的。如果前世修了善法,累積了福德,今生只要稍作努力,一定是水到渠成,無論是名或利,都能有所成就;如果前世沒有修善法、沒有修福報,就得靠現在精進努力。第一,要從事正業與淨業;第二,要積極地修善法、修福報;第三,要知慚知愧。只要能從這三個方向去努力,就能改變不好的命運;否則,想要成就功名利祿,是不容易的。
佛陀曾經對在家弟子開示理財的四個原則:在家弟子應將所有收入的四分之一,作為日常所需;再拿四分之一,發展事業;第三個四分之一,準備急用;第四個四分之一,用來行善,布施、供養。如果大家都能本著佛陀的四分法來理財,我們的社會一定是充滿菩薩行的安定社會。相反地,如果以貪婪為原則,處處都是欺詐、騙財,不但自己得不到好處,而且社會一定會不安定。古人有一首詩:「酒色財氣四堵牆,當中埋的是英良;若能跳出牆門外,此是長生不老方。」這四句話,實在值得我們深思、檢討與警惕。
有一次,釋迦牟尼佛帶了幾位弟子在外面托缽行化。走在路上,看到路邊的土溝裡堆了幾個麻袋。一位弟子打開麻袋,看到裡面裝了很多的黃金。阿難尊者告訴世尊:「這裡有許多黃金。」釋迦牟尼佛卻說:「這不是黃金,而是毒蛇。」弟子們實在想不通,明明看到的是黃金,怎麼世尊說它是毒蛇呢?
過了一會兒,有一位流浪漢經過,看到土溝裡的黃金,高興得不得了,就僱請了一群駱駝,把黃金運了回去。流浪漢一下子成了暴發戶,不但買了很多的土地,而且建了一座富麗堂皇的莊園。他的親戚、朋友看他突然變得很有錢,紛紛跑來向他借錢。但是他是一個慳貪的吝嗇鬼,一毛不拔,當然是一點也不借。有人起了煩惱,就到縣府裡檢舉他,說這個人的錢財是無中生有,不是偷來的、就是搶來的。
縣府衙門馬上把這個案件轉呈到皇宮裡。經過調查,皇宮國庫的確掉了幾十袋的黃金。於是皇帝下令,不僅將這個流浪漢的所有黃金、田地、家宅全部沒收,還判他死刑,以示警眾。這個消息傳到精舍裡,佛陀告訴大眾:「黃金就像毒蛇一樣,能毒害我們的心,這個人是被毒蛇害死的。」這就是貪心的結果。
知止復知足 無求得解脫
貪心的人,什麼糊塗的事情都做得出來;不貪心的人,自己有自己的主張,知道什麼事情該做、什麼事情不該做,這就是智慧。有了智慧,我們的心就能夠淨、能夠定,一切行事都能夠增長善根、福德。
人除了物質生活之外還有精神生活,這念心知足常樂才是重要的。一般人以為有錢就是富有,沒錢就是貧窮,其實,很多有錢人的內心世界是非常匱乏的,就如同沙漠一般貧瘠。沒有錢的人,假使能夠知足常樂,心清淨自在,就是最大的財富。
古德云:「人貧不是貧,心貧實是貧,人貧能養道,是為貧道人,心貧無智慧,墮入餓鬼身。」佛經裡也說:「有財當布施,為善當及時;錢財五家有,不施悔恨遲。」有錢的時候不布施修福,等到遇到火災、水災、地震或遇盜賊,一切財富化為烏有,此時悔恨未能早積功德,就為時已晚了。
因此,自己的錢財要用在該用的地方,要用來修善積福。不是自己的錢財,就不要去強求。非份之財,尤其不能要。儒家云:「臨財毋茍得,臨難毋茍免。」如果每個人都能本著這個原則來做人做事,自然而然就能逢凶化吉,人生就會愈走愈光明。
歡迎加入Line ID:@924qegto 淨覺苑官網
歡迎收聽 僧敲月下門、您好!我是臨床佛教宗教師 頻道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3-05-21
10:07
comments
No Rating

佛學與醫道24

佛學與醫道(二十四)
由於佛的心境達到慈悲、平等、圓滿,所以福報也最圓滿。世間上每一個人都想要有福報,想要擁有富貴。可是富貴卻是最無常的,所謂「人算不如天算」,即使用種種手段和方法得到錢財,錢財得到以後,也只是暫時保管而已,因為金錢名利都是留不住的!有些人為了求名,想盡各種辦法,以種種不正當的方式達到目的;就算真的得到了,最後還是會失去!就佛法而言,名利富貴都是因緣果報,過去生修善積福,今生自然能得富貴、官運亨通;反之,過去沒有修布施的因,今生就算得到意外之財,也無法久留。
因緣果報不是宿命論,而是告訴大眾要從因上努力,本著正業、善念、正知正見的原則修福德、智慧、慈悲,不但可以得到富貴,身體也會健康,身體健康就是一種福報。
有一天,佛陀對須菩提說了一個他過去生轉世為六牙白象的故事。在過去生中,我有一回投生於畜牲道,轉世為有六根長牙的白象。
有一天,一個獵人用箭射中了白象的胸膛,這時,白象不顧胸口劇烈的疼痛,卻用象鼻緊緊纏住獵人,不讓他再去傷害其它的象。一頭雌象趕來,看到白象受了重傷,非常憤怒,它卷起鼻子抽打獵人,想把獵人打死。
白象責備雌象說:你既然做了我的妻子,就不是普通的象了,怎麼能生這種惡念呢?獵人之所以要射殺我,必有他的理由,我們應該問清楚才是。
白象絲毫不惱怒,語氣平和地問獵人說:你為何要射殺我呢?
因為我家很窮,所以需要你的牙來換取維生的錢財。獵人回答說。
白象聽了獵人的話,立刻走到一塊大石頭旁,把牙插進石縫裡,用力拔了出來。血順著白象的嘴角流了下來,白象強忍著痛苦,把自己的牙送給了獵人。白象又拿出食物給獵人吃,並指給他回去的路,讓他不致於在森林中迷失方向。
獵人拿著沾著血跡的白象牙,十分感動與懺悔,從此放下獵箭,另覓工作,並且不再殺生。
須菩提聽完佛陀這段過去世的因緣後,便請示佛陀:「世尊!當您成為菩薩時,已經是福德無量,為何還要轉生為大象呢?」
「菩薩確實有無量的福德和卓越的成就。」佛陀回答:「但有時為了教化眾生的方便,必須變成畜牲的形體,轉生為畜牲;這絕不是菩薩有什麼罪過,而是為了更方便教化眾生。菩薩轉生為畜牲,仍然憂患眾生,慈悲為懷,即使對傷害他的人,也不存有任何惡意,反而供他們吃住,希望感化他們。」
「菩薩為何不做人可以講經說法度眾生,卻要轉世為畜生去忍受痛苦呢?」須菩提又問。
佛陀回答說:「有時講經說法眾生很難被感化,僅用這種方法去教化眾生,效果不好。如果菩薩轉生做畜牲,眾生見它遭受苦難,心中容易感動,那麼再給他們講佛法,眾生就會深信不疑,受其教化,如此便會收到很好的效果。」
行菩薩道者,無論是以人類的形象或畜生的形體,都寧願自己忍受巨大的痛苦,為的只是希望使眾生都能具有慈悲的心,能受其感化而入佛道啊!
有時面對逆境、無常,若能轉念就能幫助自己成長,凡事都有一體兩面,別困在自己的想法中。
歡迎加入Line ID:@924qegto 淨覺苑官網
僧橋月下門、您好!我是臨床佛教宗教師 歡迎收聽!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3-05-17
08:22
comments
No Rating

佛學與醫道 23

佛學與醫道(二十三)
佛法肯定人人都有佛性、肯定三世因果的真理,相信每一個人都能成佛、成菩薩。每一個人都有能知能覺的這念心,但是眾生的心不平等,而佛的慈悲心則是達到平等圓滿的境界。
孟子說:「聞其聲,不忍食其肉」,佛法中的不殺生,就是大慈悲心的表現;不但人不可以殺,連動物也不可以殺。因為動物也是有生命的,也曾是我們過去的親眷,所以還要把慈悲心推廣到動物身上。更進一步,不但動物不可以殺,連植物都不傷害。據佛經記載有一位草繫比丘,他的性情慈悲,持戒嚴謹,不但不殺人、不殺動物,而且連草木都不傷害。
一日,草繫比丘在外行化時,路過一座山林,遇到一群強盜。強盜隨手以路邊的幾根雜草,捆綁住比丘的手腳,就搶走了比丘隨身的所有物品。因為草繫比丘不忍損毀草繩、傷害草繩中動物的生命,於是一動也不動地任由搶劫。草繫比丘心繫眾生,不傷草木的慈悲心,真正是「無緣大慈、同體大悲」的體現。佛法的慈悲達到最高點就是平等,人與人之間要慈悲、平等,對於動物、植物也要愛護,這就稱為物我平等。假使每一個人都有這種慈悲心,菩薩就在我們心中。
《賢愚經 (第13卷)》佛始起慈心緣品第五十六
為期三個月的夏安居結束時,比丘們深得法益,身心自在清涼。為表達對佛陀的無比感恩,比丘們前往舍衛國中的祇樹給孤獨園,恭敬禮拜釋迦牟尼佛。佛陀見到比丘們,即以慈悲的口吻慰問大眾:這三個月來的生活起居,是否有所匱乏?身心是否安樂?佛陀的侍者阿難,在一旁見到佛陀如此慈愍地關心大眾,深為佛陀的廣大悲心所感動。因此,恭敬地請問佛陀:世尊,您的慈悲令弟子們個個如沐春風。您這般不忍眾生受苦的悲憫胸懷,是從何時開始的呢?
佛陀微笑著對阿難說:無量劫前,在地獄中有兩個罪人。獄卒剝取他們身上的皮,用作拉車的皮帶;並且,命令他們共拉一輛十分沈重的鐵車。在拉車的過程中,獄卒還不斷以鐵棒毆打他們。兩個罪人就這樣來回奔波,毫無喘息的時候。
其中一人終於體力不支,暈倒在地;獄卒見狀,又是一陣毒打。見到同伴如此悲慘,另一人心生憐憫,告訴獄卒說:可不可以讓我代替他?我一個人來拉這部車就好了。」獄卒聽了大發雷霆,以鐵棒重重地捶打這個人,這人當場身亡;然而,由於一念悲心,結束了地獄的業報,投生於忉利天。
說完了這則故事,佛陀告訴阿難:地獄中心懷慈悲,願代同伴受苦的罪人,就是我的過去生。自從在那一世當中,看到地獄罪苦眾生受苦無量,我就發起了大慈悲心。此後,生生世世對一切眾生都心懷慈愍,不曾退捨,直到現在。’阿難聆聽了佛陀初發慈悲心的因緣後,十分感佩佛陀的慈心悲願,歡喜地依佛陀的教誨,精進用功修行。
《觀無量壽佛經》云:「佛心者,大慈悲心是。」《涅槃經》云:「三世諸世尊,大悲為根本。」對眾生發起慈悲心,是修行學佛的初步,也是成佛不可或缺的資糧。發心正確,知見正確,修行方向就正直不偏,佛道指日可期。
歡迎加入淨覺苑line ID:@924qegto
您好!我是臨床佛教宗教師、僧敲月下門 頻道 歡迎收聽!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3-05-14
11:22
comments
No Rat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