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信佛法4

感應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9

感應法門、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(九)
持咒的感應 
修行學佛,信心是非常重要的,無論是究竟法門、方便法門或感應法門,最重要的即是信心,所以經云:「信為道源功德母,長養一切諸善根。」假使沒有信心,與任何法門都不會產生感應。
例如,修究竟法門更須要信心,才能與無為心相感應。所謂「無為」,即是當下這念心無所作為,不想過去、不想現在、不想未來,定慧等持,這就是最究竟的真道。
《佛為阿支羅迦葉自化作苦經》
佛陀在王舍城的耆闍崛山弘法時,一天早晨,佛陀著衣持缽,準備入城乞食。有一位阿支羅迦葉居士正準備出城辦事,在往耆闍崛山的路上,他遠遠地便看到佛陀。阿支羅迦葉請示佛陀:「世尊,我心中有一些疑惑,不知您可以為我開示嗎?」佛陀告訴迦葉居士:「現在時機並不恰當,我要先進王舍城裡托缽乞食,等回來時再為你解說。」
但阿支羅迦葉仍一再地請佛陀立即為他開示,佛陀於是答應了阿支羅的請求,阿支羅問道:「一切痛苦之事,皆是自己所造的嗎?」佛陀回答:「不應如此說。」阿支羅迦葉繼續問:「世尊!苦惱是由他人而引起的嗎?」佛陀回答:「不應如此說。」阿支羅迦葉又問:「這些逼苦之事,是不是自己與他人共生而有的?」佛陀依然回答:「不應如此說。」
阿支羅迦葉繼續問:「難道苦是無因而生的?」佛陀回答:「苦非無因而生。」阿支羅困惑地問:「您說苦非自生、非他生、非自他共生,亦非無因生,難道世間沒有種種痛苦?」「世間實有苦。」佛陀慈悲地回答。
阿支羅再次請示佛陀:「既然您說實有苦存在,請為我開示苦的真實義理。」佛陀便開示:「苦的感受非本來就有,也非他法所生,因此不會是自他共生,也不是無因而生。真理,應該離開種種相對法,而回歸中道。諸佛如來皆說此法:此生則彼生,此滅則彼滅。苦是因緣所生,由於無明而有行,因行而有識,識而有名色,名色而有六入,六入而有觸,觸而有受,受而有愛,愛而有取,取而生有,有而有生,生而有老死。若無明滅,則萬苦皆滅。」
阿支羅迦葉聽聞佛陀開示後,了知苦乃因緣和合而生,本無自性,而破除心當中的無明才是真正的滅苦之道。頓時遠離一切垢染,得法眼淨。於是阿支羅迦葉恭敬合掌,向佛陀稟白:「慈悲的佛陀,我已明瞭苦諦之理。從今日起歸依佛、歸依法、歸依僧,盡此一生作佛弟子,願佛陀為我作證明!」阿支羅在至誠恭敬頂禮佛陀之後才離開。 阿支羅離開精舍不久,被一隻在路旁為保護小牛的母牛所觸殺,在臨命終時,因六根清淨,安詳自在往生。
比丘們在城中乞食時,聽到了有關阿支羅迦葉聞佛陀開示,命終無有怖畏的傳言,於是在乞食完畢後,便前往佛所請示佛陀:「世尊,阿支羅迦葉為何能證此無怖畏之報?」佛陀告訴諸比丘:「阿支羅迦葉已經了悟苦諦之理,已能出離三界。能夠如實了知法的真義,才能遠離怖畏,得大自在。」
人,因為「欲」而生此娑婆世界,而「苦」的來源就是「欲望」;欲望,則是來自於自身的一念不覺。想要得到自在和解脫,唯有離欲、離念。佛陀三轉法輪言:「此是苦,逼迫性,汝應斷。」《佛遺教經》云:「苦若滅者,即是因滅,因滅故果滅,滅苦之道,實是真道,更無餘道。」若能從因上努力,保持覺性,不使六根出流攀緣六塵,直接從最根本的起始點下手,即截斷其源流,因滅則果滅。離卻了生,即無有滅相,真正究竟之樂,當下即是!
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4-03-27
07:31
comments
No Rating

感應法門、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4

感應法門、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(四)
真正的淨土
何謂「感應」?一般人說:「人有誠心,佛有感應」。最初開始修行學佛,通常都希望佛菩薩的靈感,專門去求菩薩。以觀音來講,有滴水觀音、馬頭觀音、送子觀音、水月觀音…等,觀音有三十二應身,那一種觀音有靈感,就信仰他。一般人剛開始學佛都有這種心境。所以,可以反觀自己屬於那一種心境,屬於感應法門來修行學佛?或是方便法門、究竟法門來修行學佛?
如果是為了了生死、自利利他、弘揚佛法、護持三寶,現在就是菩薩行,就是正因,因正,果就正,做十分得十分,煩惱分分破,真如分分現,就能由凡夫位到賢位菩薩,達到地上菩薩的境界,這就是一條正路。
《出曜經‧卷六‧無放逸品第四下》

經云:「不為時自恣,能制漏得盡,自恣魔得便,如師子搏鹿。」
昔日,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,告訴比丘們:「尚未漏盡煩惱之前,切莫自恃,懈怠放逸。」此偈亦說「不為時自恣」。長養色身四大,猶如與毒蛇同住一處。比丘們應當勤精進,以求出離三界牢獄。為何自甘放逸,永失道果?歷經無數生死輪迴,苦多樂少,為何於中又起愛染塵勞?生死輪迴如同處於熾然猛火中,沒有可迴避之處,為何依舊心生放逸?因此,應時時精進,切勿懈怠放逸。
「能制漏得盡」。即便已證得須陀洹果、斯陀含果,卻尚未漏盡煩惱,儘管不會墮入地獄、畜生、餓鬼,但貪欲沒有斷盡之前,不可自恃,放逸怠惰,因為還有最可怕的魔存在。
魔王波旬晝夜都在伺察人們的過失,若見世人放逸,便心懷踴躍,緊追在後,設法讓人退轉。一旦怠惰放逸,魔就有機可乘,所以說「自恣魔得便」。
「如師子搏鹿」。當母鹿生了小鹿,會以乳汁餵養,鹿子由於年幼,緊隨在側,母鹿愛戀鹿子,不忍離開。獅子獸王知道母鹿不會離開鹿子,便伺機撲擊攫取,往往母子俱亡,原因正是母鹿愛戀鹿子,讓獅子得以乘虛而入。
貪欲尚未盡除之人,也是如此。聽聞此偈,大眾應心生厭離,觀一切法如幻如化,在閑靜處,靜心思惟愛染過患,堅固道心。當欲愛心斷盡,不再有塵染,便得阿那含道;此時更加精進向前,不中途退悔,彼此互相策勵,窮究苦源,直到漏盡一切煩惱,證得阿羅漢果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經云:「多欲為苦;生死疲勞,從貪欲起;少欲無為,身心自在。」修行的關鍵就是要時時保持覺性;如果失去覺性,貪著外境,放逸怠惰,魔王立刻伺機而入,奪取我們的法身慧命,猶如獅子搏攫鹿群。因此,修行不可輕慢放逸,得少為足,應當正視貪欲是輪迴的苦本,唯有二六時中精進勇銳,無有懈怠,方能盡諸有漏,破滅眾魔,成就聖道,獲得究竟的解脫自在。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4-02-21
08:29
comments
No Rating

感應法門、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3

感應法門、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(三) 
淨土法門從表面上看,是屬於方便法門,但在究竟上,它也是一種究竟的法門,這就要看從那個角度來解釋。假使說心外有西方,心外有淨土,臨終會往生西方,有這個希望存在,這就是屬於方便法門。但從另一個立場來看,淨土也是一個究竟法門。
什麼原因呢?所謂淨土就是淨心,心清淨,佛土就清淨,西方是未來的果報,現在種因,將來感果,因能感果,因果是不二的,從這個立場來講,淨土法門也就屬於究竟法門。
此外,淨土有四種:一是凡聖同居土,二是方便有餘土,三是實報莊嚴土,四是常寂光淨土。如果從這四個淨土來看,淨土法門也是一種究竟法門。
淨土法門從表面上來看,也是一種方便。為什麼是方便呢?因為如果不知道了生死,只知道念佛求往生,這樣就是一種方便;如果知道人人都能成佛,東方、西方、南方、北方,都在當下這一念心當中,這就是究竟。
例如,人類認為下午十點是晚上,假使沒有燈光,就是一片漆黑;可是有很多動物在晚上才看得到,人類的晚上,反而是這些動物的白天,所以,究竟是白天還是晚上?
倘若真正契悟到佛性,就知道白天和晚上都是虛幻不實的,因為六根歸一、清淨了,此時就沒有白天也沒有晚上,白天是光明的,晚上也是光明的,時時刻刻都是光明的,超越時間、超越空間,這一念心就是真正的淨土,就是菩提、涅槃,是我們的本心本性,這就是究竟法門。
《生經.卷五.佛說譬喻經第五十五》
學習佛法,應當向善知識學習。過去有一頭驢子,牠的主人恆使驢子跟在馬兒後面,無論飲食、行走,都和馬兒一起。若馬兒走一百里,驢子就跟在後面走一百里;馬兒走了一千里,驢子也就跟著走一千里。最後驢子的走路姿勢、舉止動作,甚至毛皮外型、鳴叫都與馬兒相似。

後來,主人使這頭驢子跟在其他驢子後面,無論飲食、行走,也都讓牠和其他驢子在一起。其他驢子走一百里,牠也跟著走一百里;其他驢子走了一千里,牠也跟著走一千里。最後牠的走路姿勢、一舉一動,甚至毛皮外型、頭顱軀幹都與其他驢子相似。
令人感傷的是,這隻驢子終其一生,都難以再恢復成當初像馬兒一樣。學習之人也是如此,若能跟隨善知識,則能日日精進,而精進之人,則能行走在正確的道路上;若跟隨惡知識,則會使自己日日懈怠、放逸、墮落,而懈怠放逸之人,將沉沒於生死苦海,無有出期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所謂:「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。」如文中的驢子,與馬終日相處,受其影響,變得與馬相似;而後和驢時時相處,受其影響,就變得和驢一樣。所以學習時,親近善知識很重要。《華嚴經》云:「若能遠離惡知識,則得親近善知識;若得親近善知識,則能修集廣大善。」實修實證的大善知識,提點我們因緣果報之理、戒定慧之法門,乃至直示明心見性的頓悟法門,指引我們正確的人生方向,引領我們日日精進、遠離懈怠,一步一腳印,邁向菩提大道。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4-02-07
09:36
comments
No Rating

感應法門、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1

感應法門、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(一)
佛法中,修行的法門,可略分為三種:第一、感應法門,第二、方便法門,第三、究竟法門。無論是在家或出家,如果不知道這些道理,這一生就不容易契悟佛法。
何謂感應法門?就是剛開始修行學佛,希望佛菩薩保佑、加持、希望在佛法中獲得一些靈感,乃至於得神通,這些就屬於感應法門。人有誠心,佛有感應,信了佛教以後,家庭很平安,事業也很順利,求什麼就能得到什麼,這就是所謂的感應法門。
第二、方便法門,如持咒、誦經、禮佛…等種種加行,這些都屬於方便法門。
第三、究竟法門,即是中道實相、無念、無住、無相之法。眾生皆有佛性,皆能成佛,修行的目的即是在脫離生老病死苦,若自利、利他圓滿,三覺圓滿,就能證得無上菩提,此即是究竟法門。
所謂感應-互相感動相應
元朝的不魯罕皇后,平時信佛虔誠。有一天,他的獨生子不幸死了,皇后心裡不免埋怨起他的皈依上師︰「我師事上師這麼虔誠,為什麼僅有的一個兒子也庇佑不了?」
上師︰「佛法就像燈籠,外界的風雨來時,或許可以遮蔽一陣;但如果蠟燭自己燒光了,燈籠又能奈它何呢?」
儘管佛菩薩再怎麼「法力無邊」,也要自己有佛法,才能與佛「感應道交」;自己不修行、不行善,要想求得佛菩薩的感應、加持,這是不可能的,因為感應也要合乎因果。
天上月亮照在湖面上
即使有月光照射,如果沒有對等的淨水,就不能獲得感應。因此,所謂「菩薩清涼月,常遊畢竟空;眾生心垢淨,菩提月現前」,菩薩就好像天上的月亮,他的心常遊於畢竟空裡,對眾生沒有分別心;只要眾生內心清淨無染,心湖如清澈無波的水面,月亮就會映現於其中。所以,怨怪沒有感應的人,不能怪罪天上沒有月亮,應該反省自己的心地不清淨,才不能顯現月亮本體的光明。
如同感應燈,走過去才會亮,沒走在其範圍內是不會有感應的
《生經.卷第五.佛說譬喻經第五十五》
無數劫以前,有一位老婆婆孤苦伶仃,以賣麻油膏為生。當時有一位比丘,每天到老婆婆那裡取麻油膏,為佛陀燃燈,如此持續了很多年。後來,佛陀為那位比丘授記:「你以後成就佛道時,諸天人、國王與人民,都將一同向你祝賀。」比丘回答:「感恩佛陀慈悲授記。」老婆婆聽說那位比丘被授記成佛,於是便前去見佛,頂禮佛陀後說:「那位比丘燃燈的麻油膏,都是我供養的,祈願佛陀也為我授記。」佛陀說:「這位比丘成佛的時候,你會得到他的授記。」
釋迦牟尼佛告訴舍利弗尊者:「當時的比丘,就是提惒竭佛,當時的老婆婆就是我。」 
燈象徵著光明與智慧。《佛說施燈功德經》云,布施燈明之善根,能得正念、大智、信心、精進、大慧、三昧、辯才、福德等八種無量資糧。老婆婆由於敬信三寶,一心真誠,日日供養麻油膏,幫助比丘成就燃燈供佛之功德,最後也得佛授記、圓成佛道。
由此可知,幫助他人成就布施,乃至讚歎、隨喜他人之發心,由於一心虔信恭敬,功德同樣殊勝無比。未來生生世世,菩提種子必能生根發芽,得智慧明、破除無明煩惱,進而廣行自利利他的菩薩行,成就萬德莊嚴的無上佛果。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4-01-24
08:57
comments
No Rating

光明人生的燈塔 8

光明人生的燈塔(八)

要想改變事業上的不如意,
除了修善法外,還要有精進心,
在心靈上不斷積極淨化就是精進。

有人會說:「因果的道理,又沒有根據、也看不到,今生做了善事,死了以後的事誰知道?來生的事誰看得到呢?」
這種沒有因果的人生觀,思想會比較偏頗,當貧窮或事業不順利時,就會怨天尤人,覺得這個社會是不公平、是講究權利與手段的,那有什麼因果?漸漸地人生觀就變得消極、冷漠、暗晦與絕望。
佛法告訴我們正知正見,就是要相信「如是因,如是果」,有了這種正確的人生觀,人生就充滿了光明與希望。
有正知正見的人,當事業或其他事情不如意,一般人稱之為運氣不好時,絕不會埋怨、煩惱,因為他相信因果,知道這是過去沒有種善因的果報,霉運來就讓它來,還是繼續不斷努力的種善因。
要想改變事業上的不如意,除了修善法外,還要有精進心,在工作上對自己的技術提升,對智慧與道德,也腳踏實地努力提升,這樣在心靈上不斷積極淨化就是精進。經過三、五年後,善業成就了,事業就會開始順利,人生也會越來越光明。
《佛說雜藏經》
昔日,盛夏酷暑之時,舍利弗尊者行至一菴羅園中。當時,園內有一位臨時僱工正在汲取井水,準備用來灌溉樹木。這個僱工對於佛法並沒有大信心,此時見到舍利弗尊者時,起了一個微小的善信,呼喚尊者:「大德!大熱天,請脫下衣服,到樹下坐,我用水為您灌沐,這樣也可以同時澆灌樹木,一舉兩得。」舍利弗尊者接受僱工的善意,脫下衣服,讓僱工用水灌沐,因此得以消暑,身得清涼,然後再繼續行路。
這個僱工當晚命終,旋即投生至忉利天,具有大威德力,福德僅次於忉利天天主釋提桓因,便自思惟:「我是以何因緣而得以投生天上?」於是觀察自身的宿命,知道過去生在人道時,對佛法信心微薄,受僱替人澆灌園林以維持生計,由於當時曾用水為舍利弗尊者灌沐,以緩解酷熱,因此福德因緣而得以生天。
天人接著思惟:「我若對佛法信心純厚,知因識果,知道供養僧寶必能獲福,一定會特別準備沐浴用具以作供養。我自知過去生僅做了微薄的供養,是因為遇到尊者這個大福田,所以獲得的福報甚多。」隨即前往舍利弗尊者所在處,散花供養。
舍利弗尊者知道此天人已對佛法具有淨信之心,便為其說法,天人聞法,即證得須陀洹果。
公案中,澆灌園林的僱工,初以微少的善信,以淨水為尊者灌沐,得生天之福,乃更增益淨信,進而聞法解悟,得證道果。「信為道源功德母,長養一切諸善根」,對三寶具足信心,常樂親近、供養,修習善法,漸次增勝,信根增長,由信起解,精進修持,必能進趣解脫之道。
 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4-01-10
07:03
comments
No Rating

光明人生的燈塔 7

光明人生的燈塔(七)

成功與失敗,富貴與貧賤,
絕不是偶然的,
一定是遵循因果法則的。

有些不相信因果的人,通常會提出質疑:「假若人生有因果,為什麼有些人一生中從來沒做過任何善事,他的事業卻能平步青雲、扶搖直上?為什麼有些人專做善事,卻得不到好報呢?」
從表面上看,講這些話好像很有道理,其實,因果是通三世的。這一生沒做善事、又慳貪成性的人,現在所享受的富貴,是過去生中所種善因的果報。
種善因就好比將錢存到銀行裡一樣,這種人過去生在銀行存了很多錢,這一生所享受的都是銀行裡的存款,但是存款如果不知節制的耗費,總有一天還是會用完。

《大莊嚴論經.卷第十五(八七)》
在《大莊嚴論經》中,馬鳴菩薩提到過去曾聽聞過一則故事:有一位國王患病,國內所有的醫生都無法治愈國王的病。當時,有位良醫遠道而來,治好了國王的病。國王非常歡喜,心想:「我今有賴這位醫生的醫術,才將我的病治愈,應當給與他豐厚的回報。」於是國王暗中派遣侍臣帶著眾多財物,送至這位醫生的住處,並為他建造屋宅及備齊各項生活用品,舉凡田宅、象馬牛羊牲畜、奴婢、僕使等,一切資產全都具足。全部都準備好之後,國王便讓這位醫生返回其家。

當時那位遠道而來的醫生,見國王到目前為止都沒有給與任何饋贈,讓他空手返回,心中抱恨不已;快回到家時,在路上許多先前並未見過的牛、羊、象、馬群,於是便問旁人:「這是誰家的牲畜?」眾人都說這些牛馬等牲畜是這位醫生的。抵達家門,見自家屋宅裝飾得莊嚴華麗,家中有貴重的床帳、毛毯與金銀器物,妻子穿戴瓔珞、華服,見到此景,這位醫生感到非常驚愕,覺得猶如進入天宮般,便問妻子:「為什麼會有這麼好的事?」
妻子回答:「你怎麼會不知道?這是因為你治癒了國王的病,國王為了報答你的恩情,所賜與的獎賞啊!」這位醫生聽聞此事,非常歡喜,心想:「國王極為仁厚有德,知恩報恩,這些饋贈遠遠超過我所期待的。我的胸襟太狹隘了,在回家的路上,還因以為一無所得而感到憤恨。」
馬鳴菩薩說以這個故事作為譬喻,所要傳達的義理是:故事中的良醫,譬喻一切善業;國王未給與任何回饋,譬喻行善未得現世善報,身無所得;那位醫生初始因未得到賞賜,以為行善一無所得而心生怨恨,就如同今世修善業卻未見有善報,心中抱恨不已,怪怨修善卻毫無所得;得以返回家中,就如同今生舍報,轉生後世;路見牛羊像馬群,譬喻在中陰身時,見到種種好相,此時才想:「這是因為我有修善才能見到這些好相,所以必能得生天道。」投生在天上,譬喻在家中看見種種美好之事,這時才對國王心生敬重,知道國王是一位懂得報恩,能行布施的施主;得以投生天道後,才知道是因行善而得此好報,此時才相信佛所說的話真實不虛──修少許的善業可獲無量福。
即說偈言:
「施未見報時,心意有疑悔,以為徒疲勞,終竟無所得。
既得生中陰,始見善相貌,如醫到家已,方生大歡喜。」
因果是萬事萬物運行的軌則,因果通三世,「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」,因緣會遇時,果報還自受。一般人誤以為今生行善或造惡,不見現世果報,便撥無因果,或退失道業,或廣造諸惡而受苦。是故吾人當精勤學佛,對因果之理有正確的認識,知因識果,從因上努力,非從果報上求,為人處世力行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」,人生必能步步光明,朝向圓滿解脫。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4-01-03
07:03
comments
No Rating

光明人生的燈塔 6

光明人生的燈塔(六)

因果通三世,有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
過去所種的因,是現在的果報,
未來富貴的果報,是現在所種的善因

知見不正就是邪知邪見,就如同一個瞎了眼睛的人,人生的道路摸不清,不知道人生的目標是什麼?有些人認為功名、富貴、享受就是人生,吃喝玩樂就是享受人生。但是仔細觀察,動物也知道吃喝玩樂,例如有些人家豢養的小狗,牠既聰明又靈巧,主人天天為牠梳頭、洗澡,給牠吃好的食物,甚至還抱著牠一起睡覺,享盡了吃喝玩樂,但是小狗還是小狗。人與動物最大的差別,就在於人的人格與正知正見。
一個有正知正見的人,相信人生是有因果的,因此絕不會做錯事情,他知道因果通三世,有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過去所種的因,是現在的果報,未來富貴的果報,是現在所種的善因,所以做每件事情,都是戰戰兢兢、如臨深淵、如履薄冰,不敢絲毫苟且。
《眾許摩訶帝經.卷第十一》

 昔日,佛接受頻婆娑羅王供養,住於杖林塔,為頻婆娑羅王演說法要。
世尊問頻婆娑羅王:「你觀察色法是常?非常?」頻婆娑羅王回答:「非常。」佛問:「是苦?非苦?」王回答:「是苦。」佛又問:「受、想、行、識是常?非常?」王回答:「非常。」佛又問:「是苦?非苦?」王回答:「是苦。」佛說:「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都是非常、是苦、是顛倒法,一切法無我。」

佛又對頻婆娑羅王說:「大王!當以正智正慧觀察五蘊真實本質,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,有過去、現在、未來否?有內外、粗細、貴賤、遠近否?」頻婆娑羅王回答:「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,非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亦非內外、粗細、貴賤、遠近等。」佛說:「善哉,大王!如果能如實了知五蘊是非常、苦、空、無我之法,且能以正智觀其真實本質,知五蘊非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乃至非內外、粗細、貴賤、遠近等,又能不著不捨,就是真解脫。大王!得此解脫者,是智解脫,梵行已立,所作已辦,我生已盡,永不復趣輪迴之道。」
佛說是法時,頻婆娑羅王及八萬天人,及在會的婆羅門、長者、百姓等百千人眾,皆離塵垢得法眼淨。頻婆娑羅王得法知見、於法堅固,斷貪愛心,去除疑惑、正信不退,即從座起,偏袒右肩,合掌向佛稟白說:「世尊!我心柔順,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,受持五戒永不殺生。今祈請世尊常住我國,我願盡形壽供養衣服、飲食、臥具、湯藥,常無匱乏,乃至盡形壽供養諸聖眾。」佛當下默然。頻婆娑羅王見佛默然受請,極為歡喜雀躍,立即至誠禮佛雙足,右繞佛畢,告辭而退。

此時在會的諸比丘眾,見頻婆娑羅王蒙佛演說妙法,當下遠塵離垢得法眼淨,心中皆生疑惑:「此王為何遇見世尊,便得聞法,證法眼淨除去塵垢?」諸比丘作此心念,佛即了知,告訴大眾說:「諸比丘!此頻婆娑羅王於過去世作大善業,所作業因決定感得果報,絲毫無差。今生得為人王,具足大福德,乃是宿世善因緣感得如此果報。諸比丘!地、水、火、風,蘊、界、六根,一切好壞,隨其所作善惡之業,因緣成熟時,悉皆獲得果報不虛。」當時佛即說偈言:「眾生之所作,善惡經百劫;因業不可壞,果報終自得。」
「諸比丘!過去世時有佛出世,名阿囉曩毘,十號具足為人天師。當時,阿囉曩毘佛為眾生說種種法,利濟眾生畢,即入涅槃。佛弟子們收其舍利,選擇清淨地建立舍利寶塔,又以種種香花恆常供養。
經過長久歲月,有轉輪王出現於世間,名羯里計,統領兵眾十八百億。羯里計王常率領這些兵眾飛行空中出巡,又有七寶常為前導。有一天,從阿囉曩毘佛舍利塔上空飛過,有虛空神捉住羯里計王之輪寶,使其停在空中不能前行。羯里計王思惟:『我正在行進,而輪寶卻停在空中,恐怕是我福報已盡而現此感應。』此時,虛空神告訴羯里計王:『大王!不是你福報已盡,而是下方有阿囉曩毘佛舍利塔,佛塔頂端指著輪寶,所以不得直行而過。』
於是,羯里計王與十八百億飛空兵眾,同時從空中降下,至阿囉曩毘佛舍利塔前,王及眷屬眾等,各以上妙衣裳擦拭佛塔,將佛塔擦拭清潔後,散眾妙花及燃寶香,又作種種樂音而為供養,至誠頂禮阿囉曩毘佛舍利塔,並發誓願:『願今日師事於佛所設供養種種功德,將來獲得果報不虛。』
諸比丘!那時的羯里計轉輪聖王及眷屬眾等,即是現今頻婆娑羅王及其眷屬。以其供養阿囉曩毘佛舍利塔種種功德,當感得後世無數百千億劫受天上人間最上快樂。因其本願力故,現今能值遇如來、又作供養,所獲功德與供養阿囉曩毘佛平等無異。
諸比丘!一切眾生,造作惡業者,惡業果相續,造作善業者,善業果不斷;造作善惡夾雜之業,也是如此。諸比丘!一切眾生所獲果報,皆從所造作之業因而來,汝等當知因果不虛之理,並廣為大眾宣說。」

頻婆娑羅王於過去世作大善業,以其供養阿囉曩毘佛舍利塔之功德,感得後世無數百千億劫享受天上人間最上快樂。因其本願力故,現世得值遇釋迦如來,聞佛演說妙法,即遠離塵垢得法眼淨。如佛所說:「眾生之所作,善惡經百劫;因業不可壞,果報終自得。」因果真實不虛,行者當知此理,斷惡修善,廣積福慧資糧,以六度萬行之因華,莊嚴無上佛果,進趣菩提。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3-12-28
11:10
comments
No Rating

光明人生的燈塔 5

光明人生的燈塔─正知正見(五)

凡事都有一種方法和道理,
從表象是看不到真相的。
沒有正知正見的人想成佛、成道,
最後反而成了魔,想生天卻跑到地獄去了。
現在的社會,有很多人抱著僥倖的心理,奮鬥、努力對他們來說都嫌太慢了,一夕致富的方法,才是他們所追求的,於是本來無辜的股票就變成了禍害,每個人都想從股票上一夕致富,卻往往落得家破人亡。所以僥倖也是一種邪知邪見。
其實,也有很多學佛的人存有這種僥倖的心態。聽說「漸修」的法門,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道,整個心就鬆散了,忽然聽到禪宗有一種「頓悟」的法門,只要頓悟就可以立地成佛,多好啊!結果,也沒了解其中的義理,就以為自己已經頓悟自心,不用再修行了,這就是邪知邪見。
「頓悟」不是一夕致富、一步登天的,頓悟也需要有宿世所種的善根,前世經過長期的努力修行,今生聽到佛法才會一下子就契悟。凡事都有一種方法和道理,從表象是看不到真相的。沒有正知正見的人想成佛、成道,最後反而成了魔,想生天卻跑到地獄去了。因此,學佛的要件中,不心存僥倖、正知正見是非常重要的。
《大寶積經・卷三十七》
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鷲峯山,在大眾前,為諸天魔王、梵王、沙門、婆羅門、天、人、阿蘇羅等演說妙法。
佛告訴舍利子:「舍利子!為何菩薩摩訶薩能深信如來具足不可思、不可議的大智慧?為何菩薩摩訶薩能以清淨心,毫無疑問地依循如來教法、徹底奉行,並且對於能聽聞到如來教法,感到歡喜踴躍、希有難得?舍利子!如來的智慧能通達一切,没有絲毫障礙,如來的智慧不可思議,能透徹開演一切諸法。所以,諸菩薩摩訶薩能深信如來教示,徹底奉行,乃至對於如來出世、教化眾生,生起希有難得之想。
舍利子!如來為使眾生生起信心,以不可思議的大智慧廣說譬喻,讓大眾聽聞如來所說的譬喻,都能心開意解。舍利子!假使有人以恆河沙那麼多世界中的所有草木、莖幹、枝葉,乃至將地下四指深所有的根鬚都聚集起來,以火燃燒後形成墨塊,再將墨塊丟置在他方恆河沙世界的海中,於百千年後將墨塊都磨成墨汁,舍利子!以如來不可思議的無礙智慧力,從磨成墨汁的大海水中,取一滴墨汁,都能清楚知道這一滴墨汁,是某一世界的某一棵樹所成,乃至某根、某莖、某枝、某條、某花果葉等,各類別所成,如來都清楚地知道。為什麼呢?舍利子!因為如來已圓滿通達十方三世一切法界,所以能清楚知道這滴墨汁是從某世界、某樹而來,更能依次第廣為說明。
舍利子!因為如來具足種種不可思議的大神通力、大威德力、大宗勢力,所以,在如來十種稱號中有如來、應供、正遍知。舍利子!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對於如來的大智慧清淨信受,對於如來生起仰慕、恭敬之心,這樣的人,是無法測知其善根之深,而且很快就能解脫生死輪迴之苦。舍利子!如來的智慧圓滿通達、周遍法界,因此,眾生若對於如來生起一念清淨善心,那麼即使歷經輪迴,乃至證得無上菩提,此善根種子終究不壞。
舍利子!我再說個譬喻,讓大眾當能因而明白如來所說的真實義理。舍利子!如果有人壽命百年,此人將一根極細的毛,分成一百五十份,再取其中之一的微細一毛,沾一滴水,來到如來居所,對如來說:「世尊!我可以將這一滴水寄放在世尊這裡嗎?日後我若需要時,請世尊還我這滴水。」於是,如來將這滴水放在恆河中,這滴水隨著恆河水旋轉奔流,最後共同流入大海。此人百年後來到如來居所,說道:「世尊!我先前寄放的一滴水,現在請還給我。」
舍利子!因為如來已成就不可思議的微妙智慧功德,因此,如來、應、正等覺能清楚明確地知道這滴水在大海的某處,便以如同先前一樣的一毫毛端,沾取原先的那一水滴,還給此人。
舍利子!這個譬喻就是在說明,譬如一切眾生,曾經以一滴極為微少的善行之水,寄放在如來的福田手中,這個善根將長久不會失去。
舍利子!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對於如來的大智慧能清淨信受,生起仰慕、恭敬之心,乃至由於憶念如來,廣修供養,又以名花散佈空中而為供養,這樣的人,所具足的善根無量無邊,並且很快就能解脫生死輪迴之苦。為什麼呢?舍利子!如來的智慧圓滿通達、周遍法界,若有眾生對於如來生起一念清淨善心,那麼即使歷經輪迴,直至證得無上菩提,此善根種子終究不壞。
如來是覺悟的聖者,慈悲、智慧、圓滿無礙,不但自身證得無上智慧,更能善巧宣說,或以喻顯,啟發眾生修行信心:證明縱使只有微毫之善,所修的一切善法、功德點滴不失。為佛弟子,沐佛恩光,唯有謹尊教誨,在因上信敬三寶、斷惡修善、廣修供養,相信日久功深,福德於茲增長,人生必能步步光明。
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3-12-20
09:18
comments
No Rating

光明人生的燈塔 4

光明人生的燈塔─正知正見(四)

其實,「因果」是生活的一種定律與法則,
違背了這個定律與法則,
處處都會不如意。

有很多人聽到佛法裏講「因果」,認為是一種消極與迷信。
不久以前,有一位很有學問的人,別人稱他為為博士,認為他對佛法的道理研究得很透澈。有一天,他跑到山上來對我說:「師父,佛法的道理就是人生的道理,以後您出去弘法時,不要儘講一些因果的事情。」
這種觀念就是知見不正,他把佛法當做學術、哲學去研究,佛法真正的好處他得不到,佛法對他來講,是一種學問、理論和形而上的東西。
其實,「因果」是生活的一種定律與法則,違背了這個定律與法則,處處都會不如意,有了因果的觀念與知見,社會的亂象自然就會消失。
現在的社會,綁票、勒索的案件,為什麼會層出不窮呢?究其原因,不外乎不相信因果的邪知邪見所引起的。做這些壞事的人,從不去思考被勒索的人的成功與財富,是經過一番努力得來的。自己不從「因」上去努力,看到人家富貴,心生嫉妒,自己沒有富貴可享,就不擇手段去巧取豪奪,期望做一票就可以一夕致富、享受富貴,心存僥倖,以致最後落得鎯鐺入獄,終身桎梏。
《撰集百緣經.卷第五.餓鬼品第五》
一時,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,神通第一的大目犍連尊者在一樹下盤腿而坐,靜坐思惟,見到一餓鬼,身體猶如燃燒的火柱、肚子像大山、咽喉如細針、髮絲如尖銳的錐子般一根根纏繞著身體,所有骨頭關節都被火燃燒著,餓鬼痛苦地呻吟大叫、四處奔走,求索污穢不堪的糞便作為食物,從日至夜、從夜至晝,受盡痛苦、疲極不堪,卻始終得不到任何食物。目連尊者看了,便問餓鬼:「你過去生造了什麼業?要受如此痛苦的果報?」餓鬼回答:「世間有如來出世,您可以去請示佛陀。我現在飢渴難受,無法回答您的問題。」於是,目連尊者便前往佛陀所在處,請示佛陀餓鬼受報的原因:「世尊,眾生造何種業?會受這樣痛苦的果報?」
世尊告訴目連:「仔細諦聽,我當為你分別解說。過去無量劫前,有一波羅㮈國,沃野千里,物產豐饒,人民眾多,國中沒有兵器及互相鬥爭之事。當時有位賢善長者,個性溫順柔軟,恭敬虔信三寶,樂善好施,馳名天下。某日,一位比丘搭衣持缽,來到賢善長者家乞食,當時賢善長者因有急事必須外出,無法親自供養比丘,便殷勤囑咐妻子:『妳快去準備上好齋食,以善念供養比丘。』長者妻子回答:『您不用擔心,我會好好供養的!』但事實上,長者妻子的內心,起了慳貪的念頭,她心想:『我今天若是供養這位比丘上好飲食,他以後一定會再來乞食,我實在討厭看到這樣的人。』於是,長者妻子便呼喚比丘進入家宅,將其關在空屋裡直到過午,讓比丘當天無法用齋。由於這個業緣,長者妻子無量劫來,墮在餓鬼道中,受此痛苦的果報。」佛陀告訴目連尊者:「當時長者的妻子,就是你所見的餓鬼。所以汝等應當勤修布施,切莫慳吝,應如是修學。」
佛陀開示餓鬼受報因緣時,與會大眾皆發捨離慳貪、厭離生死之心,大眾中有證得須陀洹果、斯陀含果、阿那含果、阿羅漢果,也有發辟支佛心者,乃至發起無上菩提心者。
當時所有比丘聽聞佛陀的開示,都歡喜奉行佛陀的教誨。《大莊嚴論經》云:「世界結使業,能遮淨施報,所謂是慳貪,眾怨中最大。」凡夫欲望永無止盡,又於己財慳吝不捨,由是造諸惡業,導致無始劫來生死輪迴,永無出期。若能以恭敬、真誠、清淨、歡喜之心修持布施法門,廣結善緣、法緣、歡喜緣,不但可對治慳貪,亦可脫離生死輪迴,成就解脫之道。
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3-12-13
12:37
comments
No Rating

光明人生的燈塔3

光明人生的燈塔─正知正見(三)

希望世界和平、社會安樂,
就要從每個人淨化自己內心的貪、瞋、痴,
及破除邪知邪見下手,才是根本之道。

一般人都不知道,對外境的執著是一種慢性中毒,為什麼呢?根源就在於我們的貪心、瞋心、癡心,佛法稱此為「三毒」。這三毒就像三顆定時炸彈埋伏在我們的心當中,隨時都會傷己害人。貪心、瞋心、癡心是煩惱的起因,也是生死的根本,更是邪知邪見的溫床。
那要如何消毒?有沒有解毒的良方呢?當然有!佛陀告訴我們的「正知、正見、正信」就是消毒與解毒的良藥。有了正知、正見與正信,心自然就會安定下來,心定下來就會產生智慧,定、慧具足就能百毒不侵,毒與我們從此就脫離關係了。
一般人對外界的風災、火災、水災、地震等,認為是自然界的必然現象,而不知外界的天災地變的起因,就是這個世界有太多的邪知邪見。以佛法來講,痴心感招風災,瞋心感招火災,貪心感招水災,因為眾生心中有太多的貪心、瞋心、痴心及邪知邪見,故感招外界有諸多的天災人禍。
所以,希望世界和平、社會安樂,就要從每個人淨化自己內心的貪、瞋、痴,及破除邪知邪見下手,才是根本之道。
《大莊嚴論經.卷第十五(八一)》

《大莊嚴論經》中馬鳴菩薩提到,過去我曾聽聞過一段故事:

有一位老婦人,背著一個瓦罐在路上行走著。瓦罐裡頭,裝著香甜又美味的酥酪。在行走的路途中,老婦人見到路旁有棵菴摩勒樹,樹上長滿甘甜的果實,便伸手摘了顆菴摩勒菓來吃。吃完之後,老婦人感到有些口渴,便四處尋找水井來取水止渴。
走著走著,老婦人來到了井水旁。一旁負責汲井水的人,便取了一小口井水給老婦人喝。由於先前食用了菴摩勒菓的緣故,老婦人喝下的水,味道就如同石蜜般甘甜、可口。才剛喝完一口,意猶未盡的老婦人,便急著向這位汲井水的人說道:「我用我背上裝著酥酪的瓦罐,跟你交換一瓦罐的井水如何?」汲井水的人聽完,馬上取了一瓦罐的井水和老婦人交換背上的酥酪。於是,老婦人便得意的背著這一瓦罐的井水回家了。
回到家後,老婦人一心想再喝一口甘甜美味的井水。但由於先前所食用的菴摩勒菓效力已過,老婦人所喝到的井水,和一般的水一樣,不似先前所喝的甘甜、可口。老婦人感到很疑惑,便請了她的親朋好友來到家中,共飲這罐井水。
老婦人的所有親朋好友在喝了井水之後,都異口同聲說:「奇怪,這井水喝起來只有腐敗、爛繩及汙泥的臭穢之味,噁心又難聞,你為什麼要大老遠背著這臭汙水回來?」老婦人聽了之後,不死心的又喝了一口井水,發現味道真的是臭穢、難聞。這時才深感後悔並自責:「我怎麼會這麼愚癡,用美味的酥酪去換取這一文不值的臭汙水?」
一切眾生、凡夫之人,其實皆是如此。因為愚癡無智慧,不明瞭精進修行淨化身口意三業,能感得未來世功德,卻於色受想行識五陰境界,妄執常樂我淨四顛倒煩惱,錯認這是美好的,就如同以上好酥酪去換取臭穢井水。等到事後,發現這並非真實,才深感後悔而自責,為何要以功德酥酪去換顛倒臭穢之水呢?總在懊悔之時才說:

「咄哉我何為,以三業淨行,貿易著諸有?如以淨好酥,
貿彼臭惡水。以食菴摩勒,舌倒不覺味,臭水為甘露。」
學佛要學佛的身、佛的口、佛的心,身口意三業清淨,將來就能感得清淨莊嚴的果報。如果只知追求眼前的五欲之樂,而造作種種惡業,如同故事中的婦人,誤以為井水甘甜貪圖美味,而以本有的酥酪交換,結果卻得不償失,懊悔不已。經云:「行十善道,以戒莊嚴故,能生一切佛法義利,滿足大願。」有智之人應勤修十善,清淨三業,方能得佛法真實受用,擁有清淨自在的人生。 
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3-12-07
12:37
comments
No Rating

光明人生的燈塔2

光明人生的燈塔─正知正見(二)
當你沈醉在所謂的享受、欣賞、樂趣時,你的六根也在忙碌的攝取著六塵,佛法稱此為「塵勞」
物質的誘惑、知見的染污,使人們的心無法安定下來,當內心產生了空虛與煩惱無法排遣,有些人就藉由吸食強力膠、嗎啡、海洛英等毒品來麻醉自己,卻美其名為刺激;有些人用花天酒地、賭博等方式來填補空虛、排遣煩惱。
除了這些外在的中毒因素以外,還有一種毒素是大家所忽略的,那就「享受」、「欣賞」、「樂趣」。怎麼說呢?我們都認為這些是人生追求的目標,如果沒有這些,生活不是很單調、無聊嗎?從佛法的角度來看,這些正是中毒的跡象。當你沈醉在所謂的享受、欣賞、樂趣時,你的六根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)也在忙碌的攝取著六塵(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),佛法稱此為「塵勞」,外界的事物稱作「塵境」,六根與六塵接觸的時間太久,就會產生麻痺與疲勞,這種現象就叫「塵勞」。
一般人常把這種現象認為是自然的,而不知已經中毒了,很多精神上的疾病,病因就是六根過度的攝取六塵,造成心理的負擔太重,心裏沒有依靠,晚上睡不著覺而致失眠,失眠次數多了,情緒就不安與暴躁,如果再不知節制,等到造成了大病時,神醫也束手無策了。
古德云:「剎剎塵塵達本鄉,縱橫順逆皆方便。」
若能透達順逆之境,由心而變,自能應物隨形,不將不迎清明在躬,常處泰然。
觸境起照
外面的境界,一個是順境、一個是逆境,無論是順境或逆境,都要能處之泰然。假使心當中有我執、有煩惱,就做不到,要把心當中的這些煩惱,一個一個地破掉,要確確實實地下功夫。眾生的心,貪名、貪利……時時都在攀緣,像一座垃圾山一樣。所以,修行的人在平時就要對治這念心,用佛法化腐朽為神奇。
聖性無不通 順逆皆方便
如何化腐朽為神奇?六根清淨,六根對六塵不染著、沒有掛礙,如經云:「猶如蓮花不著水,亦如日月不住空。」有也不著、空也不著。所以,禪宗祖師說:「有佛處不得住,無佛處急走過。」有也不著、無也不著,這念心就像一片鏡子一樣。
每個人心當中都有一面寶鏡,無始以來寶鏡蒙塵,所以光明不得彰顯。有了灰塵,就要把灰塵擦掉;擦掉了以後,就大放光明,「漢來漢現,胡來胡現」,相來則現,相去則無。這個寶鏡本來就有,不是任何人給的,是本自具足的。心當中一片光明,不染於塵,這就是佛、這就是道。
經云:「心、佛、眾生三無差別」,迷即眾生,覺即菩提,什麼是心?什麼是佛?什麼是眾生?三者是沒有差別的。這念心迷了,就墮落、就變成眾生;這念心覺悟了,就淨化了、就是佛。所以,「心、佛、眾生三無差別」,修行要在這裡來認識自己、在這個地方來用功;否則,無論修任何法門、任何宗派,都是虛度一生,所謂「萬法歸宗」,就是這個意思。修道的人都想成道,「道」在哪裡?就是我們覺悟的這念心,師父說法、諸位聽法這個心,要念念分明、處處作主,不能有絲毫的妄想、昏沉。
六根不染塵 自心放光明
《楞嚴經》云:「知見無見,斯即涅槃。」「知」,就是一個覺悟的心,只有當下這一念。佛法云:「剎那率爾心,墮境第一念。」什麼是「剎那率爾心」?這念心突然一剎那落入境界,就是輪迴、就是生死。所以「墮境第一念」,六根對六塵,一落入境界,就受輪轉、就是生死,自己還不知道。
靜坐就是養成這一念心,這念覺心、菩提心,就是「道」。平常所說的道─三皈、五戒、十善,要修戒、修定、修慧,這是方便道。有了方便,清淨心才會現前。
禪宗祖師說:「百花叢裡過,片葉不沾身。」在任何時間、空間,六根對六塵所有的煩惱,我們都不執著。「知而不著」,就是無染著,沒有妄想、沒有顛倒,所以禪宗祖師說:「但自無心於萬物,何妨萬物常圍繞。」就是指這個無住心。
「蓮花出淤泥而不染」,也是比喻無染著心。什麼叫作無染著?「見境不生貪愛,於理不生分別」,看到外面的六塵境界,好的境界,沒有貪心、愛心、執著、掛礙;壞的境界,心當中不起煩惱。眾生的心,不外乎喜、怒、哀、樂等感受,所以心就像海裡的波浪一樣,始終得不到寧靜,因為始終是在攀緣。
《中庸》裡提到:「喜怒哀樂之未發,謂之中。」因為日常生活中有喜、怒、哀、樂,所以心始終無法安定下來。如果想把喜、怒、哀、樂轉化成清淨心、不動心、智慧心、慈悲心、無漏心,就必須在喜、怒、哀、樂未發時,一念不生。不但惡念不起,連善念也不生,當下這念心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、處處作主,這就是中道。悟了這個道,生命就是無窮盡的。
打坐就是要養成這一念心,每個人都有這念覺心、菩提心,這就是「道」。菩提心就是無住心,就是諸位聽法這念心。所謂「見境不生貪愛,於理不生分別」,無論修什麼法門,六根對六塵時,不要染著。就如同蝸牛走路,先把兩根觸角伸出來,才慢慢往前爬。前面一有風吹草動,知道有障礙了,觸角馬上就縮回殼裡,目的是保護自己。

一般人只知道保養這個色身,而不知道要保養這念心。這念心要怎麼保養?誦經、持咒、禮懺……這些都是用來淨化這念心的方便法門。平時六根對六塵,一接觸,就有很多善善惡惡留在八識田中,八識田就成了垃圾堆。所以,誦經、禮佛、懺悔,目的就是在淨化八識田中的種子。外面接觸的境界,善善惡惡、是是非非,六根要把關,就像蝸牛一樣,看到不好的境界,馬上兩眼內視、兩耳內聽,這就是迴光返照。
迴光,光是什麼呢?光,就是我們這念心,在眼睛稱為見,在耳根稱為聞,在舌根有酸甜苦辣,在鼻根就知道香臭。我們這念心在六根上遊走,所以要把六根管好,平時就要淨化六根,不攀緣境界,保持正念。
什麼是正念?以儒家而言,就是「清明在躬」,這念心清清明明。佛法告訴我們,人人都有佛性、人人皆當成佛,只是覺與不覺的差別而已。能夠保持五分鐘正念現前,就證到五分鐘的實相,就成了五分鐘的佛;能夠保持十分鐘,就證到十分鐘的實相,就成了十分鐘的佛……這就是站得住、站得長。無論白天、晚上,無論順境、逆境,乃至老、病、死現前,隨時都能與實相相應,當下就是如來住世。明白這個道理了,就覺得人生真正很有意義,這就是生命的源泉。 
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3-11-29
12:37
comments
No Rating

光明人生的燈塔1

光明人生的燈塔─正知正見(一) 
「正知正見」也可以說是正確的人生觀,
佛法告訴我們,
人要有正確的人生觀,才不會迷失。
一般對佛法認知不清楚的人,總認為佛法是浩瀚、艱深、玄奧難懂的,所講的道理與現實生活是不相干、脫節的,這種認知是極不正確的,佛陀所講的三藏十二部經教,都是在闡釋、啟發、教導我們「佛的知見」,什麼是佛的知見呢?就是今天要探討的主題:「正知正見」。
「正知正見」就像人的眼睛,人因為有銳利的眼睛,所以能將事物看得清清楚楚,即使遠行也不會在途中迷路,正確的知見也像一盞明燈,能夠照亮黑暗。
「正知正見」也可以說是正確的人生觀,佛法告訴我們,人要有正確的人生觀才不會迷失,從正知正見去建立一個完整人格,而後再進一步提升。有了正知正見,才曉得要修福德與智慧,思想、觀念和作為淨化、清淨了,此時的知見就是淨知、淨見,達到這種清淨的境界,妙智慧就會啟發出來,所以佛法說:「一切清淨慧,皆由禪定生。」所謂「妙智慧」,就是對一切事物都能觀察入微的
《雜寶藏經•卷第二》
佛陀帶領弟子們在王舍城弘法時,弟子們心有所感地對佛陀說:「世尊!跟隨著提婆達多修行,生生世世都被悲愁、苦惱所纏。然而,跟隨世尊修行,不僅身心安詳、愉悅,來生也能生在具足善法的地方,得以解脫煩惱,身心自在、安樂。」
佛陀告訴弟子們,不僅現在如此,過去生也是如此的……
過去久遠前,有兩隻獼猴,各自帶領著五百隻獼猴住在森林裡。有一天,迦尸國的王子前去他們所居住的森林中打獵。當獵捕的兵將即將到達時,有一隻善良的獼猴告訴大家:「我們現在只要趕快渡過這條大河,到達對岸,就可以避免被圍捕的命運了。」另外一隻惡獼猴則說:「我們才不過河呢!」善良的獼猴就對惡獼猴說:「不用擔心,這棵毘多羅樹的樹枝,不但夠長,而且非常堅固,一定可以幫助我們安全到達對岸。」善獼猴說完,隨即轉身折下毘多羅樹的樹枝,搭起橋樑。跟隨牠的五百隻彌猴,全部都安全、順利地通過,並到達了河的對岸,遠離了被圍捕的危險。而惡獼猴與跟從牠的五百隻獼猴,因為不願意冒險渡河,最後全都被王子的獵補兵將擒獲,喪失了性命。
那時的善獼猴,就是現在的我;惡獼猴,就是提婆達多。由於沒有正知正見,所以讓那時跟隨他的獼猴因而受苦;現在跟隨他的人,也是一樣地受苦。
那時跟著我的獼猴,因為有善知識的引導,長久以來都能安隱快樂,現世福報具足、名稱普聞,受到大眾的恭敬供養,若能依著佛所說的正法修行,未來必定可以得到人天果報,解脫生死之苦。
過去跟著提婆達多的人,因為沒有正知正見的引導,長久以來必須忍受著身體衰弱多病的苦楚,現世惡名昭彰,因而沒有人願意供養他們,未來必定墮入三塗惡道。
所以,你們應當要有智慧,遠離對我們沒有幫助的惡知識,選擇親近對我們有益的善知識。善知識,可以讓我們的身心時時安穩、愉快;惡知識,只會讓我們受著如火燒般的煎逼,無論今世或後世,身心皆受無量眾苦。由此可知,親近善知識是非常重要的事。
《溈山警策》云:「遠行要假良朋,數數清於耳目;住止必須擇伴,時時聞於未聞。故云:『生我者父母,成我者朋友。』親附善者,如霧露中行,雖不濕衣,時時有潤。」良朋益友的扶持,能幫助我們安穩地度過種種危厄,讓生命迎向光明。
儒家云:「益者三友:友直、友諒、友多聞。」菩薩向五明處學,就是為了以佛法的正知正見,帶領眾生出離苦海。所以,更進一步,應讓自己成為他人的善知識,發起大乘心普濟眾生,一方面修善斷惡,一方面廣學多聞,不要錯失身邊的善知識,同時也要發心學習作他人的善知識。 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3-11-22
08:13
comments
No Rating

正信佛法17

智慧的信仰─正信(一) 
有了正信的人,生命會越來越光明、越來越充實,
所以正信的佛教不迷信、不邪信。
「正信的佛教」不是迷信,更不是邪信,它是透過智慧、慈悲、定力所產生的信仰,這樣的信仰,心恒常在安定中,即是正信的佛教。 正信也有其層次:
(一)初信:剛剛學佛受三皈、五戒,但沒能按照三皈、五戒來用功修行,祇有事而沒有理,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,如拜觀音、拜媽祖等,祇為了保平安、求福德,所以「初信」只是一個信心而已。
(二)正信:是初信的提昇、經過智慧思考的信,會思惟為什麼要拜觀音、要拜媽祖?並進一步瞭解,原來拜他們是要學他們的精神,如拜觀音是要學習觀音菩薩的慈悲,拜媽祖是要學習媽祖孝道的精神,拜關公是要學習關公忠義的精神。
有了正信的人,生命會越來越光明、越來越充實,所以正信的佛教不迷信、不邪信。 
「膜拜」除了表達尊敬外,
還含有見賢思齊、希聖希賢的心念。
「膜拜」除了表達尊敬外,還含有見賢思齊、希聖希賢的心念。例如拜觀音菩薩,除了崇拜和感念他大慈大悲的精神外,更從日常生活中去效法與實行,不但對自己的父母盡孝道,對與父母年紀相彷的人也一樣盡孝道;對自己的兄弟姐妹關愛,也關愛與兄弟姐妹年紀相近的人,不僅愛護、保護人類及一切生物,連微小的昆蟲及花草樹木也不例外。
民間很盛行拜「恩主公」、「土地公」等神明。「恩主公」就是三國時代裡的關公,後人景仰與感念他生前忠義雙全的事蹟與精神,所以關公死後被尊稱為「恩主公」。而「土地公」是生前做了許多的善事,為人剛正不阿,死後被尊為「福德正神」,一般人習稱「土地公」。這些神明因為生前有種種的美德,「生而為英,死而為神」,我們除了景仰感念他們的精神與事蹟,更以他們做為自己行為的模範,膜拜神明應該具有這樣的知見,而不是在事業或身體況不佳時才想到這些神,於是就買些豬肉等牲品祭拜祂們,以換取增福、添壽、發財的庇佑,若得不到感應和祈求時,就埋怨神明不靈,這不是很不智嗎?
要相信因果是真實的,修一切善,具足福德資糧,修行或事業自易成就。
修行乃至事業要有所成就,其中健康的身體、禪定與福德都是不可或缺的。
例如:有甲乙兩個人同在一所大學受教育,才能、學識、健康狀況差不多,家裡的經濟狀況也相當,兩人畢業後,同時間各自創業,經過了幾年,甲所經營的公司業務鼎盛,而乙公司卻瀕臨倒閉的命運,為什麼同樣的背景,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呢?關鍵就在於甲相信因果,並且有一顆慈悲、樂於助人的心,因此到他公司服務的人,也都具有這些美德與相同的心念,沒有「我執」的為公司營運共同奮鬥。而乙卻不相信因果及修善法,只相信自己的努力與才幹,晉用的也偏重於有這種觀念的人,缺乏正知正見的支撐,個人主義的氣息濃厚,公司裡洋溢著豪奪巧取、勾心鬥角、爭功諉過的行為,老闆的牆角就這樣的被挖掉了。
所以要相信因果是真實的,修一切善,具足福德資糧,修行或事業自易成就。
從不同的因地,發展出截然不同的果,不正是印證了因果的定律與軌則嗎?
有人會問:「佛法常說的因緣果報,眼睛又看不到,叫人怎麼能信服呢?」
人們只相信肉眼所看到的,看不見的、不知道的事物,通常皆以不相信的態度對待,其實只要細心的觀察,因果還是看得見的。譬如,你一大早準備到公園去散步或運動,沿途不管遇見陌生或熟識的人,都很熱情與誠懇的跟他們微笑、打招呼,他們是不是也報以熱情、誠懇的招呼與微笑呢?這不是一個現成的因果展現嗎?
我國五千年的歷史也是一部因果史,它很清楚的記載著每個朝代興亡的原因,這些興亡的史蹟,不正是因果所展現的痕跡嗎?
從不同的因地,發展出截然不同的果,不正是印證了因果的定律與軌則嗎?然而豐碩甜美的果實,並非享用不盡的,如果只知道安於現實、享受成果的話,那又成了另一個痛苦的因、迷失的因。
 
宗教成了迷失、徬徨、空虛心靈的歸宿與依止處,但是,踏遍了全省的寺廟,拜盡了所有的佛、菩薩與神明,何以這顆浮盪的心還是落實不下來呢?
部份知識份子覺察到這個社會開始變質了,有人以「貪婪之島」來形容這個社會,試圖以此喚醒人們的良知;也有人呼籲應該重整這個社會的秩序,舉國上下交相指責、埋怨著,然而,卻不見有人冷靜與理智的去檢討問題出在哪裡?我自己又能為社會做些什麼?
宗教成了迷失、徬徨、空虛心靈的歸宿與依止處,但是,踏遍了全省的寺廟,拜盡了所有的佛、菩薩與神明,何以這顆浮盪的心還是落實不下來呢?
佛法就是要告訴我們將這顆迷惑、徬徨、無主的心,如何依止與落實的方法,要建立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及完整的人格,必須依止與落實在「正知正見」與「正信」。因此,佛法絕不是迷信與消極的,相信因果的人生,絕對是一個積極、精進且充滿光明的人生,因為佛法告訴我們,要種善因才能感招善的果報,種惡因,將來必感招惡果,因此,努力種善因都來不及了,那有時間懈怠或消極呢!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3-11-16
10:00
comments
No Rating

正信佛法16

正信的佛法(十六)
由初信、正信、深信,達到證,「證」就是成道證果。如果能依此四個層次來做人處事,便不會虛度此生。
一個人活得再長久,終將化為塵土一坏。由此觀察,人實在十分渺小、卑微,就算家財萬貫、名盛於世、事業如日中天,臨命終時,一切都無法帶走,就連至親的親眷也愛莫能助。然而,如果明白佛法的意義,體悟到這念心性,就能領略生命無窮盡的意義與價值。
佛法所說的這念心在哪裏?舉例來說,敲木魚時,能聽見木魚聲;不敲木魚時,也能知道沒有發出聲音。無論有聲、無聲,能聽的這念心始終存在,不隨著境界而生滅,這就是我們的真生命。《楞嚴經》耳根圓通章,教導學人依耳根來修行,返聞聞自性。如果能聽的這念覺性常存,功夫日益加深,心逐漸安定、寧靜,身心便能得到的喜悅與自在。
世人拼命追逐聲色名利,認為這些是真正的幸福。但是,以佛法的角度而言,除了這些聲色塵境,我們自心還有一個寶藏,是始終存在,只是自己迷惑不識。這念心能內照,保持平靜、清涼與自在,便是最高的富貴與寶藏。明白此理,人生便找到一條真正光明的大道。
《六祖壇經》講:「不識本心,學法無益。」大乘心就是我們的本心本性,也就是佛經所說的「人人都有佛性」,這一念佛性就是大乘心,如果每個人都覺悟了,就能成菩薩、成佛。
大乘心就是每個人的覺性,師父在這裡說法,大眾聽法的這念心就是。這念心能聽、能知、能覺、能見聞覺知,這是人人都有的;當下這念心能夠清楚明白,時時刻刻作主,人在那裡,心就在那裡,只起善念不起惡念,只做善事不做壞事,做了善事也不執著,始終安住在覺性上面,這念覺性就是智慧心。在佛經上稱這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、處處作主的心為「智慧佛」,稱如如不動的這念心為「如如佛」。如如佛就是定,智慧佛就是慧,定慧不二的這念心,就是大乘心。
這念心人人都有,安住在這念大乘心上,加以保任,就能夠圓成佛道,無量的智慧、無量的功德,乃至於無量的神通妙用都在大乘心當中。佛法中大乘心是最高的目標,所謂「歸元無二路,方便有多門」,無二路就是安住大乘心。希望大家在修行的路上能不斷精進,「照破一切執著,到達般若彼岸」,達到大乘心的最高境界。
古德云:「守口如瓶,防意如城。」眾生的嘴巴也容易造惡業,所以真正要修行,就要以五戒十善為根本,這是三乘共修的法門,真正把五戒十善做到了,我們修習禪定自然水到渠成。十善當中的不惡口、不兩舌、不綺語、不妄言,就是守口。時時刻刻檢討、反省自己,不要起貪心、瞋心、癡心、慢心、疑心,不要生邪見,這就是防意如城只要煩惱一生起來,會參禪的,馬上就照它一下:「誰?」如果不知道怎麼返照,就要馬上慚愧、懺悔,或者是持咒、念佛,目的都是使我們的身口意不造惡業。
「慧與魔戰」,「慧」就是覺悟的這一念智慧心,「魔」就是我們的妄想。我們的心,一個是智慧、一個是魔;如同古人所說,一個是天理、一個是人欲。修行就像是在和自己打仗,打贏了,現在就是菩薩;打不贏,落荒而逃,就成了眾生,將來就墮入三塗惡道。我們用智慧、定力、檢討、誦念、持戒等方法,乃至於用六妙門——數息、隨息、止息……就是在和自己的煩惱鬥爭,直到把這個心降伏下去,才算是勝利。「勝則無患」,仗打贏了,就沒有生老病死苦的憂患,就不會再被無常殺鬼所逼、不會再受到驚慌恐怖,這時就真正可以休息了。
修行就是改革自己、改變自己的身心,使我們的身口意三業清淨,如同一般人所說的改頭換面。除了要在事相上做到之外,還要從這念心去努力。平時我們修行、打坐、參禪,這念清淨心、無住心要時時現前;如果沒辦法做到時時現前,最低限度,要經常讓善念現前。這念心要安住在好的念頭上面,安住在佛法、善法上面,所謂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、念戒、念施、念天,時時刻刻檢討、反省、改過,有了妄想,馬上就起覺照,用慚愧、懺悔的方法為自己的心消毒,使心清淨;時時保持正念,保持平等心、不動心、慈悲心、喜悅心、功德心,這樣我們心當中就是光明、就是淨土,修行就能成就。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3-11-09
08:35
comments
No Rating

正信佛法15

正信的佛法(十五)
一般人在追求身體與環境的安適時,卻往往忽略了心靈的安住。如果內心不能平靜、安定,無論住在高樓大廈或是七寶宮殿,終究仍會起煩惱。譬如,住在城市裡動久生厭,就喜歡去清幽的地方;然而,真正到別墅住了,經過一段時間,又想再回都市走動。我們的心就是始終不停地生滅活動,無法隨處自在,這就是眾生心。
修行就是要用禪定的方法,將有念歸於無念,使這念心像一潭止水、一片明鏡,超越時間、空間。當我們心境清涼、自在,沒有時間、空間的感覺,這念心就慢慢趨於寧靜,從相對提昇至絕對,超越時空,了生脫死、超凡入聖。
這念心就是最高的禪定、最高的智慧,能夠化除無明;假使我們能如是修行,就能夠淨化心靈,人格就能更完整。人格完整是最大的福報;心靈淨化就是最高的智慧,然後依據福德、智慧來為人處事,無論是事業、學業、道業、功德,必然都會有所成就。
舍利弗的「深信」
有一次,佛陀遊化到摩揭陀國的那難陀村,住在一位賣衣商人的芒果園裡。
這天,尊者舍利弗來見佛陀,對佛陀說:
「世尊!我深信在過去、未來、現在所有的修行者中,沒有能超越您的正覺,也沒有比您更偉大的。」
佛陀聽了,反問尊者舍利弗是不是能以他心神通,詳細了知所有過去、未來與現在三世諸佛的心念,還有他們個別的戒行、所教導的法,以及所成就的智慧與解脫內容細節。結果,尊者舍利弗都回答說不知道。
那麼,被稱為智慧第一的尊者舍利弗,到底是依據什麼,能夠在大眾前如獅子吼一般大威力地說,他「深信」三世所有的修行者,包括諸所有佛,都沒有能超越釋迦牟尼佛的呢?對於這個問題,尊者舍利弗回答是:
「世尊!我雖然不能詳細了知所有諸佛的心念,也不完全清楚個別諸佛的智慧,但是,我確實了知所有諸佛所證、所教導的法,其共通的總綱與修學的次第。因為自從我跟隨釋迦牟尼佛修學以來,對佛陀教導的法,我知一法即斷一法,知一法即證一法,知一法即修一法,這樣層層深入,層層殊勝,層層提升,層層奧妙而達到究竟圓滿。由於我有這樣實際體驗的驗證基礎,所以深刻而理性地相信:世尊確實是等正覺的解脫者,心中對大師的成就,沒有絲毫的質疑。
這就像國王設在邊疆地區的城堡,為了防禦與安全起見,建得特別緊密牢固,只留一道門出入。守門衛士雖然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出入該門,但他確知大家都得從這個門才能進出,不會有其它出入口了。像這樣,我確知不論過去、未來、現在諸佛,都是先斷除貪、瞋、眠、悔、疑等五類修行障礙,依著身、受、心、法四念處的覺觀,透過念、擇法、精進、猗、喜、定、捨等七覺支的修習,而通達解脫成佛的,這就是諸佛修學的共通總綱與次第,也是諸佛教導一切法的共通總綱與次第。
如果有人問:過去、未來的所有修行者,有沒有與釋迦牟尼佛成就相同的呢?有的!但當世就沒有了,這是佛陀當面教導我的,佛陀說:『過去、未來的世界,都會有如我一樣成就等正覺的成佛者,但同一世界卻不可能有二佛同時存在。’」
佛陀對尊者舍利弗的說法,表示了完全的贊同。
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3-11-01
06:45
comments
No Rating

正信佛法14

正信的佛法(十四)
由初信、正信、深信,經過不斷的努力,最後達到「證」。「證」分有為法與無為法二種。「有為法」是指日常生活上的所作所為,包括一切善法、功德。「無為法」就是大眾聽法這念心,清楚明白、如如不動,不想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「活在當下」,就是真正的自己。
活在當下並不容易,因為我們這念心,從早到晚,時時刻刻都在生滅流轉之中。一動念頭就是生,第二念生起,前念又滅掉了。譬如每天的生活中,早上起床是一個念頭。起床之後穿衣服,穿衣服的時候,起床的念頭就滅掉了。衣服穿好了,又要穿襪子、鞋子,還要漱口、洗臉,接著去看書……等。一天當中,心念不斷地生滅變化,究竟何者才是真正的自己?能找出答案就是開悟了,而沒有開悟的人就很難肯定真正的自己。
一般人無法離開生滅的念頭,在善念、惡念都不起時,又覺得無聊,不知該把心安住在何處;隨著眾多心念生滅而遷流便是眾生境界!修行要達到這念心能夠作主,離開生滅、離開眾生境界,才是人生究竟的歸屬和安身立命之處。
禮佛升天緣
在釋迦牟尼佛的時代,中印度摩揭陀國的首都─王舍城,住著一位深信佛法、精進用功的長者,這位長者每天一定到精舍聽佛陀開示。
長者的妻子看他天天都往外跑,心裡面就產生疑惑,到底先生在做什麼?為什麼每天都出去?一出去總是在外滯留好一陣子才回來,難道是……?有一天,長者的妻子終於忍不住問長者說:「你天天往外跑,都到那兒去了呢?是去做什麼呢?」長者回答說:「哦!我是到佛陀那兒去。」妻子又問:「佛陀是不是長得很美?所以吸引你天天都往那兒跑?」長者聽了,覺得又吃驚又好笑,便委婉的告訴妻子:「佛陀是一位已經證道的聖者,他的人格沒有絲毫的缺點,內心沒有任何一絲絲的煩惱,容貌非常的莊嚴殊勝;對待每一個人就如同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親切與慈悲,不論是貧富貴賤,佛陀都是平等的護念與觀照;他的言談充滿了智慧,能知道萬事萬物的過往今來,並且指出一條通往至高無上真理的明確之道,佛陀的優點真是說之不盡;總之,能親近佛陀的人,那真的是很大很大的福報啊!」長者的妻子聽到先生是這麼樣的讚歎佛,不期而然的也打從內心生起了歡喜與仰慕,希望能馬上見到佛陀。於是夫婦二人即刻驅車前往佛的住所。
長者夫婦到達的時候,已經有很多位王宮大臣及他們的親眷來向佛陀請法;長者夫婦覺得此時此刻實在不適宜去打斷佛陀的開示,他們站在遠處,遙遙地望著佛陀;長者妻子看見佛陀,果然如丈夫所形容的萬德莊嚴,雖然自己未能夠靠近佛陀,也能感受到佛陀的慈光正和悅的照向自己,不由得從心底生出深深地景仰與讚歎,情不自禁的朝向佛陀至誠的禮拜、至誠的頂禮。
多年以後,長者妻子壽盡命終,因著至誠禮敬佛陀、至誠禮敬聖者的功德,生到三十三天,在天上享受天福。
三十三天位於欲界的第二層天,是釋提桓因所居住之處,居住在這裡的天人天壽一千歲,天上一日一夜相當於人間一百年,由此可知,天人壽命之長。由於他們前生不斷的修善法,所以有很大的福報;思衣衣至,思食食來,一切現成。
長者的妻子住在天宮中,無憂無慮,快樂的生活著。她用天眼觀看自己的生天因緣,原來是因為自己在人世間曾經發自深心的敬佛、讚佛、至誠禮佛的功德,才有生在天宮享受天福的福報,內心更是感恩佛陀的恩澤,於是來到佛所,聽聞佛陀開示法要,當下證得初果。
一旁的比丘請示佛陀:「長者妻子是以何種因緣而生天宮?」佛陀說:「往昔他在人世間時,曾至心禮拜於佛;因著禮佛的功德,命終生到天上。」
古德云:「禮佛一拜,罪滅恆沙」,至誠懇切的恭敬禮拜,沒有絲毫的妄念夾雜,當下身語意三業清淨,就有無量的功德。禮佛除了有恭敬心外,還要有懺悔心;「人非聖賢,熟能無過」,有了過失,就要真誠懺悔,懺悔就能消除業障。藉由禮拜外在佛菩薩的形像,啟發每個人內心的自性佛,便能得到真正的功德和利益。 
禮佛的另一層意義是見賢思齊,學習佛菩薩的慈悲、智慧及救度世人的精神,將它落實於日常生活中,這才是真正的禮佛。
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3-10-26
08:10
comments
No Rating

正信佛法 13

正信的佛法(十三 )
所謂「深信」,便是相信佛法為確實可實踐的真理,在任何環境中,都不退失信仰、退失菩提心。
我們可以檢視自己的信心,是否經得起考驗:在面對他人種種譏諷的言語,是否皆能甘之如飴,不退失菩提心?例如有人說:「學佛是迷信,根本無佛!佛法僅是聖人設教,告訴我們須行善法。」聽聞後,心中不為所動,處之泰然,相信安住在這念覺悟的心性就是菩薩,修行功德圓滿就是佛。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三世一切諸佛皆如此修行成就,心不受外境影響,就是「深信」。
具足正知正見,信心生根了,進而要由解起行,藉由靜坐薰習禪定。將貪財、貪色、貪吃、貪名、貪睡等煩惱漏盡,將心鏡擦拭得乾乾淨淨,不沾染一點塵埃。
有人認為,活在世間假使不貪名利,人生便毫無意義。其實,不貪並非不要,儒家說:「君子愛財,取之有道。」本份以內的東西,「實至名歸」,便不屬於貪。佛法講因果,現在種善因,將來必得善果,相反的,在非份以外過份妄求便是貪,種了惡因,無窮盡的痛苦煩惱也多由此而生。
明白什麼是煩惱,如何漏盡煩惱,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實踐,人生便能找到一條光明的大道。
五百白雁聽法
佛陀時代,舍衛國的波斯匿王對於三寶相當恭敬,他不但護持道場,也經常向佛陀請法。有一天,鄰近的般遮羅國送了五百隻白鴈到舍衛國,波斯匿王為了給白鴈找個合適生活的環境,於是將牠們安置在祇桓精舍附近。
當天中午,精舍所有的僧眾托缽回來,正趺坐聆聽佛陀開示。忽然間,五百隻白鴈出現在僧眾面前,並且井然有序地環繞在佛陀身旁。佛陀具足殊妙音聲,雖然說的是一種語言,但不同的眾生皆能隨類得解。這群白鴈似乎聽得懂佛法,和悅的鳴叫聲此起彼落,牠們聽完開示後,紛紛拍動著翅膀,興高采烈地返回棲所。
數月之後,白鴈的羽毛愈長愈密,牠們離開了原本所棲息的水池,準備展翅高飛,尋覓另一處居所。飛行途中,經過了一個茂密森林,正當穿越樹林之時,狡詐的獵人竟趁機佈下羅網。初次外出的白鴈,根本不曉得美麗森林裡藏伏著險惡危機,牠們就這樣全數落入了獵人所設的大網。奇怪的是,身陷網中的鴈群並未顯得驚慌恐懼,也沒有淒厲的哀鳴,反而發出了和聽法時一樣和諧的叫聲。遇害的五百隻白鴈,由於曾經聽聞佛法而種下善根,所以往生至忉利天成為天人。
投生成為天人的五百白鴈,仍惦記著佛陀過去所開示的道理,更深深感念當時聽聞善法的因緣。為了表達對佛陀的感恩,也為了再度聽聞殊勝妙法,他們一同約定到精舍向佛陀請法。這一天,波斯匿王也來到精舍,他心想:最近為什麼都沒看見五百隻白鴈呢?佛陀知道國王內心的疑惑,特別在開示中為其釋疑:「現前這五百位衣冠莊嚴的天人,就是那五百隻白鴈,他們因為深信佛法且心存恭敬,今天聽了開示後,都證得須陀洹果。」
國王露出訝異的表情,請問佛陀:「這究竟是怎樣的因緣啊?」佛陀說:「久遠以前,在迦葉佛住世時,有五百位女子原本想求法受戒,但由於意志不夠堅定,最後仍隨順自己的習氣而屢屢犯過,致使多生以來流轉於畜生道中。因為她們過去生曾親近三寶,今生逢如來住世時,便能再與正法結緣。這就是白鴈聽法生天的因緣。」
深厚的善根,來自於對善法的持續熏修。從凡夫到成就聖道的過程中,須歷經一番身心的調整,切莫因外境障礙而迷失自心。支持修行的這股力量如何永續?除了深信因果,更要發願生生世世與三寶結緣。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3-10-18
07:57
comments
No Rating

正信佛法12

正信的佛法(十二)
一般人看到佛教三藏經典浩瀚無涯,就望洋興嘆:究竟在這麼多法門中,我們該怎麼樣修行?怎麼樣實踐佛法?老和尚將佛法的道理,濃縮、簡化成四個方向─對上以敬、對下以慈、對人以和、對事以真,如果以這四個原則為人處事,就是把佛法落實在生活上的開始,依據這個方向去努力,不論是學業、事業,或者是道業,一定都會有所成就。
所謂「對上以敬」,就是對於佛、法、僧三寶,以及父母、師長……等,我們都能養成恭敬之心,去除我慢驕傲。無論世間法、出世間法,恭敬心都十分重要,有一分恭敬,就能消除一分業障,增長一分福德和智慧。所謂「對下以慈」,即是對於子女、部屬等晚輩,乃至三塗惡道的眾生,都能慈悲為懷,去除瞋恚傷害之心。「對人以和」,就是為人要和善,與人相處要和睦,如此人與人之間就能和諧,做起事來就容易成功。所謂「對事以真」,真誠心可以去除虛偽,對於自己份內的事,都要認真盡職,不投機取巧、推諉敷衍。無論世間法、出世間法,做到,乃至於修行也是一樣。
無論是世間法,或是出世間法,只有秉持著「四箴行」的原則,作為日常生活之圭臬,時時刻刻不斷地努力。口說好話,身行善行,心當中愈來愈清淨,漸漸遠離貪、瞋、癡等過失,最後功德圓滿,就能成道、證果。
阿闍世是摩竭陀國的王子,父親是頻婆娑羅王,母親是韋提希夫人。
年少無知的阿闍世聽信提婆達多的教唆,奪走了父親的王位,幽禁並摧殘了父親,使父親餓死宮中,還企圖殺死母親,但被大臣制止了。
阿闍世和提婆達多屢次設計害佛,先是雇用神箭手放暗箭,爾後埋伏山上推落巨石,最後又用醉象攻擊,但均遭失敗。
頻婆娑羅王死後轉生為天子。雖被兒子所害,但他深知世事無常,對兒子沒有任何怨恨,反而心生憐憫,告訴兒子:「做為佛的弟子,父親願以佛的慈悲原諒你。在這個世界上,除了佛能讓你免墮地獄,沒有任何人可以解救你。我為你祝福,祝你早日悔悟。」
阿闍世非常難過,父親往日的慈愛歷歷在目。想到自己殘忍地殺害父親,他感到後悔不已。
不久,阿闍世業報現前,身生毒瘡,痛苦萬分,百般治療也不見好轉。
神醫耆婆勸道:「大王!我只能醫治身上的病,而對心上的病卻束手無策。現在能救大王的,除了佛陀之外,沒有第二個人了。」
阿闍世搖頭說:「耆婆,我也想過去見佛陀,不過又怕佛陀因我有罪而拒絕,以前我和提婆達多做了很多對不起佛的事。」
耆婆說:「大王,我聽說先王已經原諒大王了,先王是佛陀的弟子,佛陀的弟子都能原諒大王,更何況眾德圓滿的佛陀呢?大王若能到佛前告白懺悔,佛陀肯定會護佑的。」
阿闍世終於同意去見佛陀。然而在半路上,想到自己的罪惡,阿闍世又躊躇不前。
正在此時,空中有個聲音說:「阿闍世!我是你的父親。你犯了五逆重罪,必定墮落地獄。趕快到佛陀那裏哀求懺悔!佛陀就要入滅了,除了佛陀,沒有人能救你。」
在父親的催促下,阿闍世於佛前懺悔,終於獲得了解脫。
阿闍世由一個五逆惡人變成一位虔誠的佛弟子。(《觀經》、《大般涅槃經》)
佛說:世上有兩種人可以得到真正的幸福,一是修善不造罪的人,一是造了罪能懺悔的人。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3-10-11
07:42
comments
No Rating

正信佛法 11

正信的佛法(十一)
佛性就是覺性,是人人本具的。初生的嬰兒,沒有人教就知道笑、哭,這個就是佛性。雖然佛性本具,若沒有覺悟,這個心起了煩惱,佛性就成了眾生性;如果起了邪見,就變成魔;如果造殺、盜、淫,就墮落為畜牲。相反地,若能覺悟改過,就能成菩薩、成佛。
舉例來說,眼前看見有一枝鑲金的鋼筆,非常名貴。心中起了貪念,想順手牽羊,把這枝筆佔為己有。正要去拿的時候,忽然覺悟到偷竊是不榮譽且犯法的事情;以佛法來看,不但不能偷,還要布施、供養、救濟,所以當下發起一個慚愧心,就把心念轉了過來。知道拿人家的東西是不對的,這就是「覺性」。
再舉個例子來說,老師很關心學生的品德和學業,基於慈愛而呵責學生,學生當下起了無明。但轉念一想:其實老師也是一番苦心,為了我們的課業、品性著想。於是就將心中的不滿忍下,並且慚愧懺悔,這也是覺性。能時時刻刻保持覺性,返照自心、檢討反省,就是「覺察」。
只要我們這念心有了過失、煩惱,馬上覺察;覺察之後,馬上就轉。在日常生活當中,無論是行住坐臥或待人接物,都要用這個功夫,使我們的覺性時時刻刻現前,不斷地去除習氣煩惱,就能獲得心地的光明。
「魚在水中不知水,人在苦海中不知其苦」。再辛苦的工作若是日子久了,習以為然即不知辛苦了。住在鄉下而日日辛苦工作,即不知都市快樂如何?沒有生病的人,偶而生一場病即痛苦不堪,一年到頭生病的人,神經也多少痳痺,痛苦也習以為然。我們眾生住在此娑婆世界,已經很久了,雖很痛苦,都習慣成自然,也可以說神經已經痳痺了。
從前有一個遊客,帶了一個包袱,走到了曠野,已經走了很多路,可以說筋疲力盡,忽然在森林中跑出了一隻獅子,這位遊客大驚失色,身體雖很疲勞,為了要逃命而趕快跑,獅子也在後面趕緊的追,一個跑一個追,跑到了很深很深的絕崖。正在進無步退無路,萬分危急的時候,發現一條樹籐,從絕崖邊的樹上垂到崖的底下。這位遊客就由這條籐墮下暫且保持這條性命,可是獅子還在上面不肯走,再看樹的上面,二隻黑白的老鼠,正在那裡咬這條樹籐,再看到下面又有四條毒蛇在那裡等,等人掉下來可以咬他一個痛快!再看樹的上面有一個蜂巢,從蜂巢掉下了五滴蜜,就忘了剛才的疲勞,更忘了自己萬分生命的危險,豈不是和神經麻痺一樣嗎?
這是一個譬喻的故事,遊客譬喻我們每一個人,人類來此世間或多或少都有帶業前來--喻包袱。必須跑很多路--為生活。而被獅子追得走頭無路--喻無常。又有四大(喻四蛇)時常不調和而生病-身體寒時即火大不調和,熱即水不調和。這裡酸那裡痛,即地大不調,氣喘心臟無力即風大不調和,地水火風任何一大失靈人即會死。
黑鼠白鼠譬喻日月催人老,樹籐即譬喻人的生命根,五滴蜜即譬喻五欲--財色名食睡。人貪著此五欲即忘記了日日的辛苦,而且忘記了生命的危險,更忘記了將來要到什麼地方去,所以人生叫醉生夢死。
人生每個人都有帶業來此世間,是故日日要為生活奔勞,而且勞心勞力受風寒雨雪之苦,而且颱風地震天災地變,生老病死之苦,萬物時常在變化,幼年、少年、青年、壯年、老年不斷逼迫。
身體是四大--地水火風(堅濕暖動性)所假合。譬如頭痛、手病、腳病、五臟六腑時時都會發生故障(病),最後一息不來即歸陰府去。日日為財色名食睡而奔忙,所得到的享受甚少,而勞心勞力卻很多。最後再大的江山,或再大的名譽,或最孝順的子孫,都不能和我們一同去。有罪我們去承擔,有福別人去享,所謂「人無百年壽,常懷千年憂」,兒孫自有兒孫福,莫替兒孫作馬牛。不如多作點善事,積一點陰德,可以生生世世享用不盡。若是修行念佛,更可以永遠解脫生死,即免作曠野遊客了。
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3-10-04
09:18
comments
No Rating

正信佛法10

正信的佛法(十)
每個人都有良知良能,能夠明辨是非、善惡、忠奸、正邪,這念良知良能就是我們的覺性、佛性。既然每個人都有佛性,為什麼還不能成道?因為我們這念覺性沒有辦法時時刻刻現前。譬如做錯事情,事後知道慚愧、懺悔,但是過了不久慚愧心又沒有了,甚至再犯同樣的錯誤。我們這念心從早到晚善惡念夾雜,有時昏沈、迷糊,這個佛性就起不了作用。因此,時時刻刻都要保持覺性,不斷返照自心,只要發現過失、煩惱,當下立刻覺察改過,修行才會有所進步。
《六祖壇經》云:「離道別覓道,終身不見道;波波度一生,到頭還自懊。」佛道不假外求,當下這念心即是道。所謂「悟」就是悟這念心,這念覺悟心、平靜心、智慧心、慈悲心、不動心。未開悟之前,我們所修習的善法,如誦經、持咒、拜懺、檢討反省、慚愧懺悔……等,都是屬於加行。以這些善法加功用行,慢慢使心得到寧靜,一旦因緣成熟,就能契悟心性。然而,悟道之後要繼續修行,假使不修,還是無法成就。悟後起修方為真修,時時刻刻都要使覺性現前、佛性現前,這時就入了「修道位」。
《佛說天王太子辟羅經》
有一段時間,佛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遊行弘化。當時有一位天王的太子,名叫辟羅。一日,他從天上飛到祇洹精舍,五體投地頂禮佛足後,合掌問佛:「這世間的人都在追求衣服、飲食、七寶、欲樂、官爵、國土,是否有珍寶反過來追逐人們呢?」世尊讚歎辟羅王子:「你提出了一個好問題,確實有國土、珍寶、欲樂追逐人們的情形。」
辟羅太子又問:「稱人心願、圓滿如意的因緣,時時隨逐於人,是什麼意思呢?」世尊回答:「一切行為的造作不出兩種:一是行善即能得福;一是造惡則招感災殃。無論是福德或是災殃,總是如影隨形地跟著每一個人。」
辟羅太子說:「真是太殊勝了!誠如世尊所開示,我的前世曾在人間當過國王,因為心念生命無常,對身外之物無所眷戀,因而想廣行布施。一日,群臣集會時宣告:『我想要做一面大鼓,鼓聲隆隆能廣傳百里。誰能為本王辦好這件事呢?』
然而,大臣們紛紛答道:『臣等無能為力!』這時候,一位名叫「匡上」的大臣,一向效忠朝廷,也是慈悲愛護百姓的好官吏,他上前對國王說:『微臣可以辦到!但是,需要一筆費用。』
國王說:『太好了!你需要多少費用都沒有問題。』於是開啟國庫,取出一大筆錢財交給匡上。
匡上將滿車的財寶運送到王宮門外,並且鳴鼓昭告:『今日我們仁德的國君,以大慈悲心廣施天下,欲救濟一切貧窮困苦之人,乃至供養修行之人衣食,凡有需要者,都可以到宮門外來領取財物。』
消息很快傳遍四方鄰國,窮人們紛紛背著嬰兒、扶老攜幼前來,絡繹不絕的人潮,塞滿了進城的所有道路,不時有人仰天欣歎:『感恩仁德的大王啊!我們這些窮苦的百姓,今後終於有機會脫離挨餓受凍的日子了!』
一年後,國王詔問匡上:『大鼓做好了嗎?』大臣回答:『大王!已經做好了。』國王又問:『既然已經做好了,為何沒有聽到鼓聲呢?』匡上稟白:『請大王明日移駕至城裡走一趟,就可以聽到德音宣流的鼓聲,響徹十方。』
翌日,國王的車隊浩浩蕩蕩行入城中,發現到處都擠滿了人,十分熱鬧。國王驚呼:『城裡為何這麼多人呀?』匡上回答:『去年大王命微臣製造大鼓,希望威音廣傳百里,大王仁德之聲得以宣揚、遠播四方。微臣心想:用枯木做的鼓架、死牛皮所做的大鼓,這樣的鼓聲並不足以宣揚仁王之威德。幾經思量後,便將國王交給微臣的財寶,用來供養修行人衣食,救濟孤苦貧窮。自從發出告示以來,四方鄰國百姓都聞風而來,期待大王的甘露潤澤,就如同飢餓的孩子渴慕慈母一般。』
國王聽到之後,便問附近的民眾:『你們從哪裡來的呢?』人們恭敬頂禮後回答:『我們從百里外來此。』有的說:『我從兩百里外而來。』還有人回答:『我從萬里外來的。』接著,大家紛紛稟白:『聖明的大王!您廣行布施,四方鄰國人民蒙受德澤都無比欣喜,甚至不惜舉家遷離故鄉,投奔至此,期盼在您的恩澤庇護下,從此過著安定的生活。』
國王聽了十分歡喜,說道:『匡上,你做得太好了!之前我執著聲名,希望藉由大鼓威震十方;現在我終於了解,國家動盪來自民心不安,就像身體有病,我應該施予醫藥才能治病,而臣下體察民生疾苦,因而廣施粥飯扶貧濟弱,使百姓咸獲安樂、歸附於我。』於是,國王宣告:『以後只要是民生所需,都要盡力關照協助,不必再來詢問我了!』
日後國王壽終,投生到天上,成為天妙王。天上壽盡,又下生人間做轉輪聖王,所到之處都有七寶隨行,侍從前後擁護。如今又投生到天上,成為天王的太子。這一切都是由於當時自己能嚴持淨戒,又能慈悲救濟一切眾生,才能得到這種福報。只要我們能奉行佛陀教誡,端正身心言行,都能夠獲得這麼殊勝的福報。」
佛陀勸勉辟羅太子:「人的所作所為,如『影之隨身,響之應聲』,有因必有果,報應不爽呀!」辟羅太子聞佛開示,歡喜作禮而去。 
「萬般帶不走,唯有業隨身」,凡夫追名逐利,不識因果,不明罪福,故佛陀說這樣的行為是「枉功勞形」。所謂「福禍無門,唯人自招;善惡之報,如影隨形。」為佛弟子知因識果,故能從因地上斷惡修善、趨吉避凶,古德云:「人為善,福雖未至,禍已遠離;人為惡,禍雖未至,福已遠離。」誠然,福是修來的,不是求來的。經曰:「有求皆苦,無求即樂。判知無求,真為道行。」在修善、利他中捨去我執、法執,如是修而無修,行而無行,一切無著,則是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莊嚴菩提之道,成就真正自在、如意的生命風光。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3-09-27
11:31
comments
No Rat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