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應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9

隨順覺性 21

隨順覺性(二十ㄧ)
地上菩薩隨順覺性
明白這個道理後,繼續在這念心用功,動靜閒忙,不離當念,最後到達覺和照同時放下,沒有能照、所照。因為此時已沒有瞌睡、妄想了,所以再也不須起覺、照了,就將覺照的心放下,任其本心自照,任其本心自覺,這念心就是中道實相,是圓覺淨性,能因此而入大圓覺海,這是登地菩薩的境界。

佛所說的一切大乘、小乘等八萬四千法門,就是要使眾生覺悟本具的心性,如同標月之指。目的是在循著指頭找月亮,找到月亮後,這時就不須再執著指頭。現在悟道了,時刻覺察、覺照,了了分明,不離當念,到達沒有能覺、所覺,覺照一如,任其本心自覺、自照。既然覺悟心性了,再也不須執著八萬四千法門。
《出曜經‧卷六‧無放逸品第四下》
經云:「不為時自恣,能制漏得盡,自恣魔得便,如師子搏鹿。」
昔日,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,告訴比丘們:「尚未漏盡煩惱之前,切莫自恃,懈怠放逸。」此偈亦說「不為時自恣」。長養色身四大,猶如與毒蛇同住一處。比丘們應當勤精進,以求出離三界牢獄。為何自甘放逸,永失道果?歷經無數生死輪迴,苦多樂少,為何於中又起愛染塵勞?生死輪迴如同處於熾然猛火中,沒有可迴避之處,為何依舊心生放逸?因此,應時時精進,切勿懈怠放逸。
「能制漏得盡」。即便已證得須陀洹果、斯陀含果,卻尚未漏盡煩惱,儘管不會墮入地獄、畜生、餓鬼,但貪欲沒有斷盡之前,不可自恃,放逸怠惰,因為還有最可怕的魔存在。

魔王波旬晝夜都在伺察人們的過失,若見世人放逸,便心懷踴躍,緊追在後,設法讓人退轉。一旦怠惰放逸,魔就有機可乘,所以說「自恣魔得便」。
「如師子搏鹿」。當母鹿生了小鹿,會以乳汁餵養,鹿子由於年幼,緊隨在側,母鹿愛戀鹿子,不忍離開。獅子獸王知道母鹿不會離開鹿子,便伺機撲擊攫取,往往母子俱亡,原因正是母鹿愛戀鹿子,讓獅子得以乘虛而入。
貪欲尚未盡除之人,也是如此。聽聞此偈,大眾應心生厭離,觀一切法如幻如化,在閑靜處,靜心思惟愛染過患,堅固道心。當欲愛心斷盡,不再有塵染,便得阿那含道;此時更加精進向前,不中途退悔,彼此互相策勵,窮究苦源,直到漏盡一切煩惱,證得阿羅漢果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經云:「多欲為苦;生死疲勞,從貪欲起;少欲無為,身心自在。」修行的關鍵就是要時時保持覺性;如果失去覺性,貪著外境,放逸怠惰,魔王立刻伺機而入,奪取我們的法身慧命,猶如獅子搏攫鹿群。因此,修行不可輕慢放逸,得少為足,應當正視貪欲是輪迴的苦本,唯有二六時中精進勇銳,無有懈怠,方能盡諸有漏,破滅眾魔,成就聖道,獲得究竟的解脫自在。
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4-10-30
06:17
comments
No Rating

隨順覺性9

隨順覺性(九)
無取無證

師父說法,大眾聽法這個心,無妄想、分別,了了分明,當下這念心是本具的,無取、無證的,因為有取就有捨,有得就必有失,這還是相對的境界。雖然每個人都有,但尚未覺悟前,仍然不知自己有,如同自己身上有無價的寶珠卻不自知,經常在窮困中,等到別人點醒以後才了解。

「無證」,證到以後沒有能證、所證,所以四十二章經所說:「修無修修,念無念念,言無言言,行無行行。」此心本自具足,修了以後,無能修、所修,無能證、所證。是本自具足,還證什麼?還是證自己、修自己。有取、有捨,是在自己本性當中,執取這一點,如取大海當中的一個小水泡般。
《增壹阿含經.卷第二十六.等見品第三十四(八)》
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時,向比丘們開示:「過去,諸天曾與阿修羅戰,釋提桓因告訴忉利天的天子說:『各位與阿修羅戰鬥,如果最後阿修羅戰敗,我們得勝,你們就將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的兩手、兩足及頸五處綁縛起來,捉到這裡來。』此時,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,也告訴所有阿修羅說:『今日我們與忉利天戰鬥,假使獲得勝利,便將釋提桓因綁縛捉到這裡來。』」
「當時忉利天與阿修羅的戰爭,天人最後得到勝利,便將阿修羅王的頭、兩手、兩腳五處捆綁,帶到釋提桓因的天宮門外。」
「這時,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心想:『忉利天的法是正法,阿修羅所行之法是非法,從今以後,我不再樂於當阿修羅了,希望能夠住到忉利天天宮中。』於是便說:『忉利天的法是正法,阿修羅的法不是正法,我希望能住在此處的天宮。』當這麼說時,阿修羅王便發現自己身上已無繫縛,而且五欲自在。倘若這時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心中想:『忉利天的法是非法,阿修羅的法才是正法,我不要留在忉利天這裡,我要返回阿修羅的宮殿。』這時,阿修羅王身上五處又被綁縛,五欲自在之樂馬上消失。」
「比丘們你們應當要知道,纏縛之快速,莫過此事;被煩惱魔所束縛,又甚於此。當知被煩惱魔所繫縛,皆是由起心動念而來,唯有心不妄動才不會被煩惱魔所繫縛。因此,諸比丘!應當勤修種種方便法門,令心不被繫縛,要樂處於閑靜之處。所以說,煩惱即是魔境界。」
「倘若有比丘在煩惱境界中,終究無法從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愁、憂、苦、惱中解脫,這就是繫縛之苦。倘若比丘心不妄動,不住著於煩惱之中,便能脫離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愁、憂、苦、惱等繫縛之苦。因此,心中没有煩惱,就能超越諸魔境界。比丘們!應當如是學習」。
諸比丘聽聞佛所說,皆歡喜奉行 。
《六祖壇經》云:「凡夫即佛,煩惱即菩提。前念迷即凡夫,後念悟即佛。前念著境即煩惱,後念離境即菩提。」修行就是要在起心動念處修,一念回光,轉迷成悟,當下就能解脫煩惱的纏縛,直趣菩提。日常生活中,時時刻刻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,只起善念、不起惡念,透過禪修靜坐、聽經聞法,定心、淨心,進一步能夠安住本心,保持覺性存在,清楚、明白、作主。如是在心地上用功,堅住正念,隨順覺性,逢苦不憂,遇樂不喜,不被境轉,做自己心中的主人,定能出離苦海,達到真正的解脫自在。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4-07-31
06:27
comments
No Rating

隨順覺性8

隨順覺性(八)
背塵合覺

明白以後,要趕快背塵合覺,遠離貪心、瞋心、癡心、慢心,遠離外面骯髒、齷齪、黑暗的世界,隨順著善法走,隨順光明面走。如儒家所說:「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。」跟好的人相處,自己就會變成菩薩;與壞人為伍,漸漸會變成魔鬼。

所謂塵是指外面的六塵境界,色聲香味觸法。我們要離開六塵,就要返轉內照,諸位聽法的這念心,要往裡面聽,兩眼內視,所謂「六根內照,入流照性」,把眼耳鼻舌身意通通往內收,這就是背塵合覺。

從凡夫開始修行,到聲聞、緣覺,乃至於凡夫菩薩、賢位菩薩、登地菩薩、等覺菩薩、妙覺菩薩,到最後究竟成佛,這些階段都是隨順覺性。不過,每個階段的智慧、定力、心境,完全不同。
修行就是要認識自己,要覺悟自己是誰。眾生都是在迷,事也迷,理也迷。所謂「迷事」,就是日常生活上所作所為沒有方向、沒有原則,這就是迷。悟了,在事上也悟、理上也悟,做人做事有一個原則、有一個方向。覺與迷,一般的說法,就是善與惡。

在迷的人不知道修善是一件功德、是一件好事,是我們自己的事,不需要人家知道,這就是所謂的「為善不欲人知」,否則就成了偽善、沽名釣譽。偽善,就是在迷惑當中。悟了以後,知道這是自己的事情,是本分上的事情,做人就是要有人格,這在事上就是悟了,不會做壞事、不會做錯事。

以佛法來說,知道三皈五戒是善,就找到一個方向了,這是屬於自利、屬於消極的。以積極面來說,不但自己要好,也希望大眾好,這是在事相方面。在迷的眾生,只管自己,不管人家;只為自己的幸福,不管人家的死活,這就是在迷的眾生。在理上來講,要經常檢討反省,這念心不要迷失掉了。哪一念心?就是諸位聽法這一念心,要念念分明,處處作主,禪宗祖師說:「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。」一般人心當中不是善念就是惡念,不是惡念就是雜念,不是雜念就是無聊,這些都屬於眾生境界。修行學佛,要把惡念變成善念,雜念變成正念,就要在心地上下功夫。藉由誦經、持咒、打坐,對治當下這念心,這就是悟了的人。理上來說,悟到這一念心,就是「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」。

一般眾生不知道佛在哪裡,生命在哪裡,吉凶禍福在哪裡,這念心已經迷掉了,在黑暗當中。這念心起貪、瞋、癡、殺、盜、淫,等於一潭渾水一樣,心妄想、顛倒,所作所為都沒有善法,這個時候求什麼都沒有感應,求什麼都求不到。因為福德是從善法當中得來的,覺悟是從淨心當中得來的。我們明白了,就知道人生就是這麼兩條路,一個是善與惡,一個是悟與迷。 禪宗云:「迷即眾生,覺即菩提。」這念心迷惑了,迷失本心,迷失方向,就是眾生;相反地,這念心覺悟了,就是菩薩。所謂「菩薩清涼月,遊於畢竟空,眾生心水淨,菩提影現中。」菩薩在哪裡?就在返迷為悟,就在淨心、定心、明心。從這個方向來努力,就是菩薩。煩惱即眾生,明心即菩薩。 這念心有體、有相、有用。體,打坐的時候一念不生,什麼人都找不到自己;還要檢討、反省心當中的過失,把它除得乾乾淨淨,這樣心就明了。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4-07-24
05:35
comments
No Rating

隨順覺性7

隨順覺性(七)
開始覺悟
 
如果明白人人都能成佛,都有佛性、覺性,從現在開始起,絕對修一切善、斷一切惡,聽經聞法,修戒修定,發種種大願,就是開始覺悟,遠離三塗惡道,稱為始覺。但是始覺也有深淺,從凡夫到成佛當中層次有別。這就如同讀書,雖然小學、中學、大學、……博士班,同樣都是讀書,但每個境界有深有淺。

雖然人人都有覺性,因為眾生不隨順覺性,背覺合塵,所以覺性、佛性就變成眾生性。如果再等而下之,就變成畜生;再等而下之,就到地獄、餓鬼去受苦,這就是違背覺性的結果。
反省返照 淨化自心

佛法以人為根本,人以心為根本,心以覺悟為根本。我們的念頭有善、有惡,有粗、有細,有是、有非,有正、有邪,怎樣把這些念頭管理、淨化,達到覺悟呢?儒家說「罔念則狂,克念則聖」,「克」就是克制,能夠克制自己不好的念頭,就可以入聖人之門;「罔念則狂」,假使不知道克制自己的起心動念,打妄想、生無明,起顛倒、我執我所,就成了狂人、就會墮落。禪宗祖師說:「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」,修行要時時刻刻檢討反省自己,不怕現在起了惡念,只怕沒有覺察、覺照的心;覺察到起了惡念,馬上把它化掉,這就是修行。

修行會經歷一些層次,起初覺得佛法很好、也很精進修六波羅蜜,覺得自己就像菩薩一樣,感到很有進步;慢慢時間久了,發現自己心中有許多無明煩惱,便覺得自己退步了。其實在過去沒修行以前,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有無明煩惱;現在能覺察到無明煩惱,相較於之前,這就是進步了。

世間有所謂情緒管理。就佛法而言,修行不但要管理自己,還要淨化、提升自己。首先要認識自己,認識自己才能管理自己;把自己管理好就是自利,自利才能利他。就像警察把小偷捉到了,光是管理還不夠,還要把小偷感化,讓他由壞人變成好人、賢人,乃至菩薩。修行也是如此,首先要認識清楚心中的無明煩惱,我們心中的無明煩惱,就像小偷一樣,時時刻刻偷取我們的功德法財,所以要管理、淨化這念心;告訴自己不要打妄想,時時刻刻提醒自己,行住坐臥要具足四威儀、要遵守道場的規矩,這就是管理;進一步要淨化我們的心,心當中有了煩惱、過失,要慚愧、懺悔、改過,要念念分明,時時刻刻檢討反省,把煩惱化掉、化得乾乾淨淨。

覺察覺照 入道要門

佛法講覺察、覺照、覺悟。覺察,就是返照自心、檢討自己的煩惱,這很重要。一般人都是向外看,只看別人,看不到自己的過失。看人家這也不是、那也不是,遇到不如意,就怪社會、怪大眾,認為自己都是對的,這就是沒有覺察。例如,遇到經濟不景氣,有些人會想:「這個社會不好,為富不仁,富者愈富、貧者愈貧,而且朋友也不幫助我、親戚也不幫助我……實在是烏煙瘴氣。」這是一般眾生的想法。如果有了覺察,就不會怪社會、怪他人,也不會怪親戚、朋友,而是反省自己:「今生窮困潦倒,是自己過去努力不夠、善心不夠、福報不夠、智慧不夠;從現在開始,要時時刻刻檢討,修一切善,無善不修。」這就是覺察。

再以家庭為例,有些家長看到孩子不想讀書、成績不好,就發脾氣,不僅罵孩子,連家裡的一切都看不順眼,到處指責,這就是眾生,對自己的煩惱完全沒有覺察。如果知道要覺察,就會反省檢討自己:「我是家庭的一分子,孩子表現不好,我也有責任;應該要以慈悲心教導他從因當中努力,引導他改過向善、慚愧懺悔,走出一條光明的路。」凡事先從自己開始檢討,這就是覺察。

覺察了以後,還要覺照,把心中的煩惱照破。例如,經過檢討,發現自己容易發脾氣、經常罵孩子、口業不清淨,這就是覺察;把問題檢討出來後,要時時刻刻注意,發現起了瞋心,立刻藉由誦經、持咒、念佛、懺悔……把瞋心化掉,這就是覺照。每個人都有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、邪見這六個根本煩惱,一定要對治。我們覺察到心中起了無明煩惱,可以念一句「阿彌陀佛」,用這句佛號來返照自心;或是用般若智慧照它一下:「是誰在起瞋心?」這樣一返照,瞋心自然就沒有了。

根機最下等的人,起了煩惱、罵了人、做了壞事,自己根本不知道,甚至別人來提醒,自己還不接受。根機差一點的人,已經起了瞋心、發了脾氣,才想到:「唉呀!我怎麼又在發脾氣、又在起煩惱?」所謂「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」,這樣雖然根機差一點,但還是有覺察也算不錯。而根機好的人,只要一起煩惱、無明,立刻就能把它照破。如果根機再好一點的人,經常都保持在正念中,煩惱自然就不會生起。明白了這個道理,這念心時時刻刻覺察、覺照,就是自性佛;每一尊佛菩薩都是這樣修行成就的。

修德有功 性德方顯

修行要覺察、覺照,進一步才能覺悟。所謂「修德有功,性德方顯」,透過覺察、覺照,把心中的煩惱照破,本具的佛性就能顯現出來。我們從過去無始以來,起煩惱已經成了習慣,這些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、邪見的種子都蘊藏在我們八識田中;現在透過持戒、誦經、打坐、持咒、懺悔、經行、修六波羅蜜、三十七助道品等種種法門,來破除心中的煩惱,這就是修德;修德有了工夫,本具的佛性才會現前;假使不在這裡用功、走了遠路,就辜負了修行的因緣、浪費自己的生命。

佛性、覺性是本具的,法爾如是,無始無終;我們透過覺察、覺照,把這個覺性圓滿了,生命就是無始無終。相反地,如果我們不修、沒有覺察、覺照,雖然本具覺性,卻始終迷迷糊糊、甚至造了惡業,將來就會墮落,隨業流轉、輪迴六道。翻過來是手掌、翻過去是手背,一切都看我們自己如何去努力。

佛法是心法,從過去到現在諸佛,都是傳授這個心地法門;能夠聽聞、了解佛法,是人生最大的福報。明白了人人都有覺性,就要在覺性上用功,這樣才是真修實悟。這念心覺悟了,就是菩薩;完全覺悟、煩惱統統漏盡,就是如來佛。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4-07-18
10:47
comments
No Rating

隨順覺性5

隨順覺性(五)
清淨的智慧

清淨的智慧才是最真實的,世間上的技能與了解屬於知識,不屬於智慧的範疇。而智慧又分為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佛的智慧。佛的心不執著空、有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……十方世界,都在這念心當中,這種智慧,就能破無始無明,這種清淨的智慧,每個人都有,是本具的。菩薩也是返照這念心,對於外境不執著,沒有取捨,觀察世上所有一切境界皆虛妄不實,如夢如幻、如泡如影,這種智慧現前了,就能通達一切法門,所以菩薩的智慧稱為道種智。
菩薩是覺悟的眾生、覺悟的有情,能自利、利他。既能返照自心,覺悟自己;又能起大悲心,利益一切有情,自利利他。正在往菩提道上前進,就稱為菩薩,又稱之為高士、大士,如觀音大士等即是。
《大寶積經.卷第九》
密迹金剛力士告訴寂意菩薩:「過去久遠世時,有位神仙名『樓夷』,有位梵志名『寂然』。當時國內有一棵大樹名『仁賢』,這棵大樹的枝葉茂密,花果繁盛。樓夷神仙常在樹下觀察這棵樹,並計算這棵樹有多少葉子,長達十二年。
有一日,寂然梵志出城,走到仁賢大樹這裡,晝夜在樹下緩步經行,觀察這棵大樹。飯後,以聖明之心,全神貫注地詳辨樹上的莖葉,心想:『何不告訴樓夷神仙,我知道這樹究竟有幾片葉子。』
當時,寂然梵志不觀此樹、不數其葉,片刻後就朗聲唱言:『此樹有八十萬兆八千億片葉子,九千六百二十個木節,五千二百五十個枝幹,六千六百六十個小樹瘤。仙人想知道葉子有多少?莖葉、分枝有多少?我將我所知道的敬告如上,我心無放逸、正心誠意地告訴您,仙人若有懷疑,可以親自前往計算。』
樓夷神仙感嘆地說:『善哉!您所言甚是,全無虛假。我十二年來坐此樹下,計算著樹上究竟有多少葉子;而您不需透過計算,就能知曉樹上所有葉子的數量!希望您能為我說明,您是如何成就這樣的功德呢?』寂然梵志言:『神仙諦聽!我不是靠上天或世人的幫助,而是心存至誠的緣故,因心行正直、口業清淨、無所諍訟,此是增益修行之清淨正道,故能成就此功德。』當時的樓夷神仙即是現在的舍利弗,寂然梵志即是釋迦如來。所以,應當以至誠心奉行如來之教,離諸口過,清淨口業,如此方能與法相應。」
密迹金剛力士又告訴寂意菩薩:「口業清淨是菩薩之密行,是清淨之根本,能得無量無邊智慧,透徹了達一切事理,智慧廣大無有窮盡,既能隨時應緣示現,其真實本體卻又是無形無相,不可指陳。
律云:「善護於口言,自淨其志意,身莫作諸惡,此三業道淨,能得如是行,是大仙人道。」故事中的梵志,因口業清淨之因,得大智慧之果,能悉知樹葉之總數,無有錯謬。行者當時時保持正念,收攝身心,謹言慎行。進一步如經所云「持口如佛口,常說誠實語」,於日用中覺察、覺照自己的言語,以誠實語利益眾生,如是善護口業、精進行道,定能得大智慧,自利利他。



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4-07-03
06:30
comments
No Rating

隨順覺性 4

隨順覺性(四)
覺性本具 
能不做夢就是菩薩,到達最高的境界,就是佛。達到不做夢,我們心就清淨了,這念心就能產生智慧,這念覺性是本具的,像鏡子般,可以照天照地,什麼來什麼現,任何境界經過鏡子一照,從鏡子裡通通可以看得一清二楚。而且鏡子雖然能照外面的境界,但是它裡面什麼都沒有,是畢竟空。這不是空空洞洞,也不是虛空的空,而是真空、妙有。
這念覺性本具,本具的智慧不是學來的,是由於心當中平靜、煩惱漏盡所自然顯現的。到達一個最高的境界,就能知過去、知未來,這種智慧是無窮盡的。
這念清淨心是本具的,從過去到現在、從現在到未來,法爾如是。佛經裡講:無始無終、不生不滅,無量壽、無量光,就是指我們這念清淨心、無為心、不動心、平等心、覺性、真空妙有這念心,這就是我們的本具法身。
一般人天天都在用這念心,卻不知道這念心的微妙,不知道這念心有無量功德、這念心是我們的真生命,如同儒家所說「百姓日用而不知」。我們現在來學佛修行,如果還不知道這念心,還在外面東尋西找,那就糊塗了,對不起自己。所以《六祖壇經》云:「離道別覓道,終身不見道,波波度一生,到頭還自懊。」離開我們這個覺性、菩提心、清淨心,在外面去尋道,道就不在了;不敢直下承擔這念本具的覺性,不知道檢討反省、在這裡來安住,想要在外面去找,始終是找不到的;想要在外面去求佛,佛早就離我們很遠了。
有些人雖然這裡拜佛、那裡朝山,心卻跑到外面去了,自己有個自性佛卻不知道去拜,自己有個自性靈山卻不知道要朝。我們的覺性就是自性天真佛,要懂得去親近,時時刻刻念念分明,有了過失,馬上檢討、反省、改進,隨順覺性,清淨六根,這就是親近自性佛。假使不知道這個道理,拚命心外去求佛、拜佛,到最後只是一無所得。
《舊雜譬喻經.卷第二(四十七)》
從前有一位國王,放棄了尊榮的王位,出家修行。
國王出家後,於山林裡過著樸實的生活,居住在以茅草搭建的屋室中,將草蓆鋪蓋為床。他在草屋裡精勤用功,靜坐思惟佛法的義理,感到前所未有的歡喜和滿足,不禁開懷暢笑著說:「快樂啊!實在是太快樂了!」附近的修道者聽到這位比丘的話,便好奇地問:「你說自己很快樂,現在你獨自在山中修行,有什麼快樂的呢?」
比丘回答:「我過去貴為一國之君,雖然社稷百姓都歸屬於我,但我卻不快樂,因為心中擔憂的事情很多─我擔心鄰國來侵犯國土,也害怕有人來劫奪財物、或向我謀取利益;我也常憂慮屬下不知何時會叛亂造反、或竊取國庫中的寶物……」
比丘繼續歡喜地說:「現在我出家了,成為一個修行人,人們不會來貪圖我的財物或謀取種種利益,我不再終日擔憂,心也能得到平靜,這種歡喜難以言喻,所以我說實在非常快樂啊!」

世人總是汲汲營營,希望獲得更多的財富、名聲、權勢……,如同故事中的國王,擁有全國的人民和財寶,卻始終活在憂慮當中,失去了心中的平靜和快樂。
佛法教導我們,以智慧心看清萬法虛妄的本質,捨去心中的貪求和牽掛,學習放下執著、提起覺性。當我們不再向外追求,而是向內返照自心,就能息滅煩惱、執著,本具的清淨心朗朗現前,方是人生真正的快樂。
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4-06-26
06:56
comments
No Rating

隨順覺性3

隨順覺性( 三)
夢境虛妄 
一般人白天不停的起心動念,到晚上睡覺時,還是繼續作夢,心並沒有真正休息。如果一個正常人每天晚上都作夢,就會感覺到很疲勞、睡眠不足。
所謂作夢,是指我們這個心,時刻都在攀緣。白天起心動念,日有所思、夜有所夢,所以到了晚上,身體雖然不動,可是心並沒有休息,心還在活動。這是由於白天的妄想、思念、執著太多,所以到了晚上還是放不下。
如果白天起善念,晚上就會做好夢;白天想壞事,晚上就做惡夢。好夢感覺快樂、幸福,但畢竟還是一個夢,過去就沒有了;惡夢會使人憂愁、煩惱,過去還是沒有了。所以無論好夢、惡夢,到最後都是一場空。
《六度集經.卷第八.(九○)察微王經》
久遠劫前,有位勤政愛民的國王,人稱「察微王」。他篤信三寶,敬慎心行,常常在生活中思惟並落實佛法的義理。
在一個天氣清朗的早晨,繁忙的政務剛好告一段落,察微王一身輕裝,悠閒地走出宮殿。
天色才微微泛白,遠遠的,已有一戶人家敞開大門,傳出叮叮噹噹的聲響─補鞋匠又開始了漫長辛苦的一天。
「這位客人,早安!」老鞋匠憨厚地招呼著,聲音中還帶著殘餘的睡意。
察微王坐下來,就著稀疏的日光,和老鞋匠天南地北地聊了起來。「老先生,您覺得全天下最快樂的人是誰?」
端詳著鞋底的縫口,老鞋匠回答:「當然是國王啦!」
「國王?這話怎麼說?」
把鞋頭敲打一番,老鞋匠信心十足地發表看法:「朝廷百官恭敬奉承,老百姓又盡力貢獻,沒有不能滿足的願望 ─當然快樂啦。」
「這樣子啊 ─ 」察微王從衣袋掏出陳年葡萄酒和老鞋匠對飲,不一會兒工夫,老鞋匠已醉得不省人事。
國王扶著猶自沈醉於夢鄉的老鞋匠回到寢宮。起身迎接的皇后滿臉訝異:「老先生是 ─?」
「這位老鞋匠說國王是全天下最快樂的人;朕想跟他開個玩笑,讓他過過癮,親身體會一下。」
後宮一下子忙碌起來:有人幫老鞋匠擦洗,有人為他更衣,有人到處宣揚,皇后笑著叮嚀宮女,排演接下來的情節,女孩們銀鈴般的笑聲不時響起。只有老鞋匠彷佛置身事外,紅撲撲的圓臉一派安詳。
國王終於上座了!扶一扶頭上的王冠,抖一抖厚重精緻的御袍,「國王」在名貴典雅的王座上扭捏不安。上朝的大臣行禮如儀,恭敬肅立。「國王」─ 才酒醒就不由分說被簇擁到大殿上陞座的老鞋匠 ─ 完全手足無措,不知身置何處。身旁的侍女忍著笑,一本正經地稟告:「大王,您醉了些日子,卷宗堆積如山,請您儘速過目,親自批閱裁決。」大臣們依次上奏論議諮問,讓老鞋匠原本就不太靈光的頭腦,更加混沌糊塗了。
「大王,您這樣動來動去沒有威儀。」史官記下一筆。
「大王,臣以為,您對於兒童福利的處理,不合乎正常的邏輯 ─ 幼稚園小班如何響應『人人補鞋運動?』」
「大王,您卷宗拿反了。」書記官提醒。
「大王,上殿不宜瞌睡。」史官又記一筆。
「大王,身為大王不能講粗魯話,要自稱『朕』而非『俺』。」國策顧問遞上一張紙條。
「大王,您……」
「大王,臣敢諫告 ─ 」

這高貴的王座,實在不好坐!一天下來,「國王」腰酸背痛、頭昏眼花、食不知味;而卷宗依然高聳如山。
度日如年、如坐針氈的日子,雖然難熬,還是一天一天的過去了。這一天,侍女如往常般侍奉飲食 ,看到「國王」日漸憔悴,不禁關切地詢問:「大王先前神采飛揚,近來怎麼消瘦了許多?」
「國王」端身正坐,一板一眼地回答:「朕夜夢己為補鞋老翁,辛勞困苦,衣食常缺,生活艱難,不禁頭痛得要命!」在座的大臣們,個個忍俊不住,咧嘴笑了開來。「國王」紅漲著臉,表情卻更嚴肅了。
圓月高懸,月光映入窗門,照映出一張失眠的臉。
「我是誰?」一生都沒想過的疑問躍上心頭,久久不散。「我是補鞋匠?還是國王?是國王,皮膚為何粗乾長繭;是鞋匠,為何卻又天天升座理政 ─國王嗎?鞋匠嗎?我心亂如麻;我老眼昏花;兩個身分,究竟哪一個才是真的?誰?到底是誰?」補鞋匠 — 或許該稱「國王」 ─不,還是補鞋的老先生 ─ 不管那個,他累壞了,沈入夢鄉。
皇后端詳著老先生:他變得消瘦了,憨厚的臉上彷佛有著淡淡的一層灰霧,卻又隱隱透著智慧的光芒。「樂師們,請奏樂曲,讓大王歡悅如初!」 皇后吩咐著,倒了一杯又一杯的葡萄酒。酒力模糊了補鞋匠的意識,終至喪失對世界的知覺。
「回家了嗎?」小木屋的天花板映入眼簾,粗糙的床、蒙塵的工具箱、補鞋訂單、新鞋舊鞋散落了一地。
陋室中,補鞋匠忍不住懷疑:那裡是家?那個是我?摸到身上斜掛的粗布衣,發楞的呆滯目光忽然閃過一絲光芒。
「這位客人,早安?」老鞋匠眉開眼笑,憨厚地招呼面熟的高大客人坐下。察微王笑咪咪地觀察著,一位和自己無二無別的「國王」。兩人又天南地北的聊起來。
「您知道嗎?」老鞋匠認真地凝視著察微王:「那天咱倆對飲,醉到前天才醒哩。我做了個好長的夢啊!夢到當上國王。……您瞧這鞋補得牢不牢?哦,那再補幾針 ─ 國王哪,上殿下殿、史官記缺點、群臣共指教,一言一行都得有模有樣的,心裏緊張得很。一天下來渾身酸麻脹痛,簡直像挨了頓打。 ──您用點素菜,別客氣,咱好兄弟。─ 痛得要命,折騰死我這老頭兒。幸好是做夢而已。不過夢就這麼悽慘,如果是真的 ─ 哎……您再用點素菜,嚐嚐。─上次向您說天底下國王最快樂,恐怕是自己的幻想吧!……」

人生如夢幻,生生世世的輪迴亦然。在這當中,作主、清楚、明白的心有如國王,日理萬機有條不紊,微服出巡化身無量,啟蒙化導無量有情。而迷糊、顛到、妄想的心有如補鞋匠,頭出頭沒不斷變換六道身分,來時糊塗去時迷,始終煩惱不自在,一任無明迷惑,追逐著虛妄的快樂,而始終事與願違。
一個念頭,快樂和痛苦於焉誕生,菩薩相和眾生相瞬間化現。身分,因緣假成,倏忽散滅;人生種種境遇亦如電光石火,幻起幻落。是誰?那個是我?若明白,於一切處無不平等自在。


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4-06-19
13:03
comments
No Rating

隨順覺性2

隨順覺性(二)
寶鏡蒙塵
這念心如同鏡子般,鏡子有灰塵,就會失去光明。每個人都有這一面寶鏡,可是這面寶鏡,由於過去到現在,一直在起心動念,起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、邪見,所以寶鏡蒙塵。

貪心,貪名、貪利、貪財、貪色、貪吃、貪睡,就使寶鏡增加塵點。瞋心,一點不如意,生無明、起煩惱,患得患失,這寶鏡又增加塵點。癡心,不知道人生有三世因果,不知道人人本具佛性,在當中起了妄想、執著、顛倒,所以我們這一面心的寶鏡,當中都是塵埃。
迴光返照
凡夫的心好比一杯濁水,因為水渾掉了,所以這個水,不能喝、不能看、也不能照物。
我們的心當中,由於平時對於外面的境界生煩惱,使這念心患得患失,從早上開始到晚上,念頭始終沒有停過,就像長江、黃河裡的波浪般。前浪、後浪,始終盪漾不停。
現在用佛經所教的方法,用定慧、檢討反省、迴光反照的方法,先將這杯水保持不動,使外面的波浪平靜。
知道這些道理以後,就要使我們這個心不打妄想,不要起貪心、瞋心、癡心,不要生我慢、起疑心、邪見,時刻檢討反省,慢慢我們這個心就會逐漸清涼、安定下來。
《增壹阿含經.卷第十四.高幢品第二十四(一)》
佛陀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弘法度眾時,有一天為比丘們開示:「過去,帝釋天王釋提桓因,告知居住在三十三天的天界子民:『當你們赴戰場中,如果心生恐怖畏懼,記得回頭看我帝釋天所樹立的高廣旌旗戰幢,便不再有怖畏之心。假使沒有憶念我的戰幢,也應當憶念伊沙天王的旌旗,所有畏怯便自然地消除。如果沒有憶念帝釋天或伊沙天王的旌旗,應當憶想婆留那天王的幢幡,所有心中的恐怖就會自然滅除。」
「現在我也告訴諸位,假使有比丘、比丘尼、優婆塞、優婆夷,面臨種種危難,心生怖畏而毛骨悚然之時,應當憶念如來身,並稱念:此是如來、至真、等正覺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調御丈夫、天人師、號佛、眾祐,出現於世;驚恐之心自然消除。」
「如果沒有憶念如來,則當思惟佛法。佛所說法甚深微妙,一切智者皆依之學習,因為思惟佛法,能令所有惶恐之心煙消雲散。」
「倘若沒有憶念如來,也沒有思惟佛法,此時當憶念賢聖僧眾。跟隨如來修行的賢聖僧眾們,心性和善溫順,於諸法門皆得成就—戒成就、三昧成就、智慧成就、解脫成就、解脫見慧成就。證得預流向、預流果、一來向、一來果、不還向、不還果、阿羅漢向、阿羅漢果等如來座下的賢聖僧眾,皆受眾人尊敬和侍奉,堪為世間福田。當遭逢厄難時,只要憶念如來賢聖僧眾,一切的恐怖自然滅除。」
「比丘們應當要知道,雖然釋提桓因仍有淫、怒、癡等煩惱,三十三天的天兵天將們,只要憶念帝釋天王就能夠不再膽顫驚怖;何況如來已經斷除貪瞋癡煩惱。因此,如果有比丘憶念如來時,心中一切憂怖隨即消逝無蹤。諸位比丘!應當念茲在茲佛法僧三寶,並依照佛陀的教導精進修習。」 當時,在座比丘們聽聞佛陀的教誨,個個發歡喜心,依教奉行。 
古德云:「佛法大海,信為能入。」憶念三寶能除心中憂怖,是因為對三寶具足信心與肯定自己的佛性。進一步,透過外在的三寶啟發本具的自性三寶。佛者覺也,能觀的這念覺性,清楚明白而能作主,不被境界所轉。法者正也,藉由思惟佛法真理,了達憂怖心念的生滅與虛妄;僧者淨也,相信人人本具清淨自性,不被憂怖之妄想所染。從理到事,落實修行,讓這念心定慧等持,如是隨順覺性,日久功深,定能遠離所有顛倒夢想,究竟證得不生不滅之涅槃聖境。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4-06-12
07:37
comments
No Rating

隨順覺性 1

隨順覺性(一)
何謂知識
所謂知識,是後天學來的,例如醫學、哲學、文學、科學……等種種學問與道理。這些只要用功去學習,或是自己用功讀書、或是老師教授所得、或是個人經驗累積所產生、或是思考所得的道理,這一生,從幼稚園到小學、中學、高中、大學,乃至於研究所,拿到博士學位,這幾十年當中所學習到很多的學問與道理,皆歸納於知識的範疇。古人云:「學如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。」知識如同銀行裡的存款般,日積月累,不斷增加。但無論是技術或知識,仍然不能稱為智慧。
何謂智慧?
能夠學習的這一念心,心當中有正念,就稱為正智;心邪掉了,邪知邪見,就稱為邪智。正智就佛法而言,要具有正知正見,要修戒、定、慧,「以佛心為己心,以佛行為己行,以佛言為己言。」言行舉止端端正正,增長定力、福德、慈悲,而且還要發大願,使我們的人生不會走遠路、走錯路。
然後再進一步檢討反省,使當下這念心,沒有貪心、瞋心、癡心,無明、煩惱,遇到任何境界,都不執著、不取捨,使心清淨。由清淨當中,自然而然產生一種智慧,這種智慧不是學來的,是本具的。
《雜阿含經.卷第二十四(六一九)》
釋迦牟尼佛昔日於拘薩羅國遊化時,一日在私伽陀村落北邊的身恕林中對比丘們開示:
「過去,有一位表演特技的爬竿技師,他在肩上豎起一根幢竿,對他的徒弟們說:『你們爬至我肩上的幢時,要善護念幢下豎竿的我,我也會在底下保護你們,師徒彼此相互扶持,以此特技巡迴表演、遊戲,令觀眾歡喜,就能獲得財利。』
幢技師的徒弟回答:『老師,不是像您所說的,應該是各自保護好自己,安全地在幢旗上表演、遊戲,讓觀眾看了歡喜,便能多得財利,自身得以安隱而下。』
幢技師回答:『沒錯,正如你所說,我們應各自保護好自己。不過,這與我所說的意思是一樣的,保護自己的同時就保護了他人;護念他人的同時也護念了自己。各自關照注意自己的心念,在修正、學習、體證中,也是在護念他人,所以說自護即是護他。什麼是護他即是自護呢?不令眾生心生恐怖、不違逆、惹惱眾生、不傷害眾生,慈心悲憫眾生,因此護他即是自護。』
是故,比丘們!應當如是學習。善護念自己的人要修四念處:─觀身不淨、觀受是苦、觀心無常、觀法無我,如此斷除執著常、樂、我、淨的煩惱,即是善護念自己。善護念他人者也要修四念處,煩惱斷除便不會再觸惱他人,如此即是善護念他人。比丘們!應當如是學習。護念自己者應當修習四念處,護他者亦應以修四念處為基礎。」
諸比丘們聽佛開示後,皆發歡喜心,依教奉行
「守口攝意身莫犯,莫擾一切諸有情,無益之苦當遠離,如是行者能度世。」這是提醒修行人二六時中都要堅住正念、隨順覺性。守口攝意身莫犯是自護,莫擾一切諸有情是護他。在規範自己身口意的當下,也是護念眾生的慈悲行。 
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4-06-05
07:15
comments
No Rating

感應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 18

感應法門、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(18)
佛經中記載,釋迦牟尼佛曾提到:眾生的心和佛的心本來是相同,可是由於修行仍然相差很遠,如來起心動念都是智慧、神通、三昧,而眾生起心動念卻是煩惱、妄想。地藏經裡也說:「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,無不是業,無不是罪。」這是什麼原因?因為眾生沒經過一番修行與沉澱。
明白這個道理,就知道一定要修行,人人都有佛性,我為什麼不修?修行不是為師父,也不是為菩薩修,是為自己而修。如果這一生修不成,來生還是再受輪迴。不要說來生,我們現在修不好,生老病死苦現前了,到那個時候,你再來想修,那就很難了!業障已經現前了,我們就要去受報,再想修也來不及了。
修行在平時,現在就要修一切善、斷一切惡,這就是福德資糧。修善法不執著善法,這一念心時時要保持平靜、寧靜,就能解脫,如此簡單!金剛經云:「菩薩通達無我法者,如來說名真是菩薩。」「以無我、無人、無眾生、無壽者,修一切善法,即得阿羅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若能持之以恆,保証不需多久,心自然就寧靜下來了,立刻可以得到佛法的利益─正念現前。有正念就能得正定,有了正定就永不退轉。
所以修行無論出家、在家,修習任何法門,都是幫助我們產生正知見以及得到正定,這就是修行的最高目標。
六祖壇經裡講的很清楚:「正見名出世,邪見名世間。」不須要另外找極樂淨土,或是找佛、找菩薩。能夠經常在正念、正定上,就是和佛菩薩在一起了。想什麼,自然能辦得到,心想事成,事業成就,道業成就。
 《菩薩本行經.卷一》
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,看到有些僧眾身心懈怠,不精勤於道業,因此告訴阿難:「『懈怠』是一切行為中最令人受累的惡習,會造成種種弊端。在家之人懈怠,就會衣食缺乏、家業衰敗;出家人懈怠,則無法出離生死苦海。無論是世間、出世間一切眾事,都必須精進、努力不懈,才能成就。在家之人勤奮、精進,就能衣食豐饒,所經營的事業日益興隆,為大眾所稱揚、讚歎;出家人精進無有懈倦,所行道業皆能成就。
修行之人想要具足三十七助道品、種種禪定三昧、佛法法藏,乃至截斷生死之流,抵達無為安樂的涅槃彼岸,當勤精進,以勤修為本。如果想圓滿六波羅蜜、四無量心,上報四恩,具足如來十力、四無所畏、十八不共殊勝功德,及六通、三達,成就一切智,具足三十二相、八十種好,莊嚴清淨國土,乃至教化一切眾生,都必須藉由精進不懈地努力,方得成辦。」
佛陀又告訴阿難:「在無量劫以前,有五百位長者子設立布施大會,並且豎立高大幢幡,擊鼓宣告:『無論是沙門、婆羅門、貧窮困苦之人,乃至於乞丐,我們都將平等惠施,給與大眾所需之物。』五百位長者子各各布施珍寶、象、馬、車乘、衣被、飲食,依據每個人所欠乏的物品全數供給。這時,有一位行遍許多國家的窮人,適巧來到此國,看見五百位長者子設立布施大會,賑窮濟乏,毫不吝惜地救濟大眾,於是問他們:『你們毫無吝惜地布施,是想祈求什麼呢?』長者子回答:『我們以此布施功德,上求佛道。』
貧人再問:『什麼是佛道?佛道的內容又是如何?』眾長者子回答:『佛道遠遠超越羅漢、辟支佛,於三界中最尊最貴。佛是人天的導師,有無量大慈、無盡大悲,悲愍五道眾生猶如對待初生的孩兒一般;佛陀教化一切眾生,悉令為善、斷除墮入三塗惡道的苦報,度化有情出離生死苦海,到達涅槃安樂之處。
佛是諸惡永盡,眾善具足,永無一切垢染,各種貪欲都已滅盡,六波羅蜜皆悉圓滿成就,能以無量無邊的善巧方便、權宜之法,依眾生根性、隨時節因緣教化。佛有十神力、四無所畏、十八不共奇特之法、三十七助道品等功德法藏無有窮盡;佛有三十二相、八十種隨形好,身紫金色,具足六種神通,圓滿無礙;能預知無窮的未來,了知無盡的過去,現在之事無所不知;佛具天眼、宿命、漏盡三達,可以明鑒久遠,窮盡過去、現在、未來十方三世一切生死因果,漏盡煩惱。因此佛有如來、應供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調御丈夫、天人師、佛、世尊等十種尊稱。因為德行圓滿,具足這十種尊勝之德,所以稱為佛。』五百位長者子各各如是讚歎佛的無量德行。
貧人聽了長者子讚揚佛的功德,心想:『從現在開始,我也要學習他們的願行,廣度一切眾生。但是,我這麼貧窮、一無所有,應當用什麼來普行布施呢?』隨即想到:『我應當以我的身體來惠施大眾。』於是他便向人求取蜂蜜,將蜂蜜塗滿全身,躺臥於墳塚間,發大誓願:『我現在用我的身體布施給所有眾生,若有眾生需要身肉、頭、目、腦髓,我都將全數供養。以此布施供養功德,上求佛道,廣度一切有情。』
貧人發願後,三千大千世界立刻大為震動,諸天宮殿都起伏搖晃,諸天天人皆恐懼不安、慌張地奔走。釋提桓因以天眼觀察,看見菩薩躺臥在墳塚間,以自己的身體廣行布施;他想考驗菩薩的願心,便來到閻浮提,化身成群狗、飛鳥、走獸來噉食菩薩的身體。菩薩看到這些飛鳥、走獸等動物,上前噉食自己的身體,內心十分歡喜,沒有絲毫恐懼、退轉之意。此時,釋提桓因回復原來的身相,讚歎菩薩:『善哉!善哉!你的願行是一般人難以做到的!今日所作的布施功德是要祈求何願?你企求作天帝、梵王,還是轉輪聖王嗎?』
菩薩起身回答:『我不祈求作天帝、轉輪聖王、魔王、梵王,也不企求三界中的種種享樂,我以至誠之心,發願上求佛道。但是因為貧窮,沒有錢財、寶物可以布施供養,所以便用自己的身體來布施,祈願上求佛道,廣度一切眾生。』
釋提桓因與無數天人異口同聲讚歎:『善哉!善哉!願心殊勝高遠,令人望塵莫及!』這時,釋提桓因便以偈讚歎:
『欲求最勝道,不惜其軀命,棄身如糞土,解了無吾我。
雖用財寶施,此事不為難,勇猛如是者,精進得佛疾。』
釋提桓因告訴菩薩:『你發願成就佛道的願心,無比精進勇猛,這是一般人很難做得到的。你不惜生命,捨身布施給眾生的殊勝功德,超過這五百位菩薩布施功德的百千億倍,乃至不可計量的倍數,你將在五百位菩薩之前,先成就佛道。』釋提桓因與諸天天人,以香花散布於菩薩上方,歡喜離去。」
佛告訴阿難:「當時的貧人,就是如來的過去身。五百位長者子,則是今日彌勒等五百位菩薩。如來因為精進、勇猛的緣故,超過這些菩薩所作的功德,先成就佛果。所以,必須精進勤修,不能懈怠。菩薩應如是布施!」
阿難及在座的比丘們,聞佛所說,無不歡喜,向佛頂禮,各各精進,勤修道行。 
《釋論》云︰「在家懈怠,失於俗利;出家懶惰,喪於法寶。」無論世間、出世間,懈怠都是墮落、失敗的根源。所有一切善法、功德,都因精進努力而得成就。故事中,如來以「精進勤修,不能懈怠,菩薩應如是布施」勉勵弟子精進,以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的智慧,力行布施,廣度眾生。「不為自己求安樂,但願眾生得離苦」,不僅代眾生受無量苦,也在利他當中成就了自己的道業。
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4-05-29
13:15
comments
No Rating

感應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 17

感應法門、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(17)
什麼叫做進步
最重要的,要發長遠心,要有智慧,要有信心,我們在因中修行,就是菩薩行。時常自己看看我們有沒有進步?
佛法上所謂進步,不是有神通、有感應叫做進步,而是在日常生活當中,看看這個心清不清淨?心定不定?有沒有智慧?有沒有定力?有沒有慈悲?能安住在定力、慈悲心、平等心上,就是進步。所以我們修行煩惱慢慢減少了,我慢心減少了,這念心好像有點清涼了。這個心以前心浮氣躁,現在這個心落實了,這個就是進步。
其實感應本來就是具足的,假設我們這個心真正達到清淨了,你想什麼,就能得到什麼。為什麼?心想事成。從這上面去努力,那什麼自然都能得到。神通、智慧、感應是我們本具的,不要去求。這些不現前,就表示我們這一念心還不夠清淨,功德還不夠,戒還不清淨。但是有感應時也不要執著。為什麼不要執著?這只表示我們修行沒有走錯路,沒有走遠路,不要執著這種感應,繼續保持這一念定力、智慧和慈悲。
但是佛法也不是說不要感應,有很多人聽師父講佛法,以為「師父是禪宗的,不談神通,不要神通,不要感應」。這話就不正確了!禪是什麼?禪就是心,我們心清淨了、心定了,那自然而然就有感應,自然而然就有神通妙用了。歷代祖師講的很清楚,「挑柴運米無非是神通妙用」。我們契悟到這一念本心本性以後,這個心經常都有定力、都有智慧。起個心、動個念,就是神通、感應。
從前罽(ㄐㄧˋ)賓國有一位比丘,教導數百名門徒,有人達到了四禪的境界,有人獲得了五神通,有人得到須陀洹果位,有人得到阿羅漢果位。

有一天,一位安息人來到罽賓國,看到比丘的教化,心生崇仰,跟隨出家修行,不久修得五神通,並在眾人面前顯現他的神足通。
師父對他說:「你雖然已經獲得了五神通,但是心的結惑還未解脫,不要顯現神足來炫耀自己。」
這位弟子因此對師父感到憤怒,認為師父是在嫉妒他的能力,便用神足飛回自己的國家,在安息國王面前顯現神足飛行。
國王恭敬的向道人詢問:「道人是哪個國家的人?」
道人回答:「我是這個國家的人,去了罽賓國學習佛法,現在回來,想要祝福這片土地,報答我出生地的恩惠。」
國王非常高興,立刻跪下並請求:「希望道人從今天起,常住在我的宮殿中,接受我的供養!」道人接受了國王的請求。
國王親自供養道人,有時也會讓王后或宮女前往供養。道人對宮女有了染指之心,被臣子們發現,並向國王報告,但被國王斥責。因為國王認為道人有神足通,必有道德,所以不相信。不久一位宮女懷孕了,臣子們再次向國王報告此事。國王讓王后去驗證是否屬實,知道了真相,便剝奪了道人的修道服,驅逐出宮。但因為他是一位修行人,國王並沒有對他施加酷刑。
道人離開後,無法生計,便開始搶劫。國王不知道搶劫者就是道人,招募勇士,活捉了這名搶劫者。當搶劫者被捉到國王面前,國王發現是之前的道人後,問他說:「你之前犯下了淫欲的罪行,我以為那只是一時的錯誤,為什麼又去搶劫人呢?」道人跪下磕頭,說:「我是因為窮困潦倒,別無他法,才犯下這過錯。」
國王說:「我原本看見你使用神通飛來,所以不忍心對你下毒手。現在再次饒恕你,不要再觸犯我國的法律。」於是釋放道人,讓他離開。
道人心想:「我應該為人作工,以維持生計。」於是沿街尋求僱傭工作。
有一家屠夫雇他宰割牛羊,後來又讓他去剁骨頭,結果碎骨飛濺,刺傷眼睛,成了瞎子,主人就趕他離開。於是他拿著一個破碗,在街巷中乞討,最終成了一個卑賤的人。
過了幾年,老師用道眼觀察,想知道他在哪裡,看見他在安息市街乞討。當時門徒中,只求學習五神通而不追求斷除痛苦的有五百多人,便對他們說:「你們快點準備,我們一起去安息國探望從前的弟子。」
弟子們都很高興的說:「這位弟子一定道高德隆,師父才會屈尊去探望。」
所有人運用神足,很快來到乞討的弟子面前。師父叫喚弟子的名字,雙眼失明的弟子聞聲,悲傷應聲回答:「和尚來了嗎?」
師父說:「是的,來看望你。」
師父問:「是什麼原因讓你變成這樣?」弟子陳述了事情的始末及自己所有的過錯。
師父對所有弟子說:「五神通並不是堅固的修道路,不應該有恃無恐。」
乞討弟子因為羞愧而無言以對,五百弟子當下覺悟,斷盡煩惱結惑,得第六漏盡通,證阿羅漢應真之道,回到了原來的地方。

《雜譬喻經》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4-05-22
09:36
comments
No Rating

感應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 16

感應法門、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(16)
悲智願行
修道是屬於修加行,怎麼樣使自己不要起煩惱,怎麼樣使我們自己這個心保持平靜、保持寧靜,修行才能成就,這就是一條大路,就是一條直路。
明白了以後,就要發長遠心了。看到我們這個心幾十年來都在妄想當中、都在昏沉當中,作不了主。要如何對治呢?那就要發大願,修大行,起大悲,修大智慧。
什麼叫做智慧?了達一切法空性,這個就是智慧。
了達一切法空性還不算,還要有大願行,像地藏王菩薩:「地獄不空誓不成佛,眾生度盡方證菩提。」這就是大願,有了願行、有了大悲、觀眾生苦,發菩提心。「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親眷」,我們要度眾生。那麼要如何實踐「悲智願行」這四個菩薩的願行?就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上修一切善,斷一切惡,如此你現在就和普賢菩薩這個心相感應。假使沒有願行,今天做一做,明天就退失掉了。
不但要發大願,而且要有大慈悲心,我們的願行才能落實。什麼是大慈悲心?就是明白三世因果,進而明白一切眾生都是我們過去的親眷。所以,我們自己相信了佛法,還要普度眾生。
發了大願普度眾生,修了一切大行,還要了達「修無修修,念無念念,修了善法,不執著善法」之理,才不會起我慢,為什麼呢?假若起了執著心,生了我慢,我們的心又是一個障礙。本這個原則來修行,我們這一生所做所為就是菩薩,你不要另外去找菩薩了。你精進用功這個心就是菩薩。與菩薩法界相感應,你到那裡去,都有龍天護持。能和佛菩薩感應到,就清淨落實了,這個就是一條正路,這就是我們修行的開始。
《雜寶藏經.卷第二.(一三)佛以智水滅三火緣》
在過去久遠劫前,有一隻名叫歡喜首的鸚鵡,牠與許多鳥獸同住在雪山對面的大竹林中。有一天,竹林裡起了大火,火苗迅速地漫延開來,竹林一下子就成了一片火海。由於火勢猛烈,鳥獸們都非常害怕,驚惶恐怖地四處逃竄。
眼見這一幕,歡喜首當下生起悲憫之心,勇敢地飛向前方的一處大海去取水。儘管大海距此遙遠,竹林面積廣大,歡喜首仍不捨林中的鳥獸同伴們,毅然決然地往大海處飛去。歡喜首飛到了海面時,將牠的翅膀沾濕,再回到竹林中,用牠沾濕的翅膀朝竹林的上空振動,把翅膀上微少的水滴灑向已成火海的林中,希望熄滅這場大火。就這樣,牠不停地在大海與竹林間往返奔波著。
「碰!」此時忉利天宮有大震動,天主釋提桓因深感驚訝:到底是什麼力量,使忉利天宮發生這麼大的震動?於是用天眼觀察,當釋提桓因看到鸚鵡正在救火的景象時,露出詫異的神情,深受感動地想著:「這種事情,只有真正發心的菩薩才做得到啊!」
於是,釋提桓因以神通力來到了歡喜首的面前,釋提桓因對歡喜首說:「這片竹林,有數千萬里這麼廣大;你用翅膀所沾到的水也不過幾滴而已,要想熄滅這場大火是很困難的!」歡喜首回答:「我相信只要自己堅持這個心願,精進努力一定可以滅掉這場大火;如果犧牲了性命而大火仍未熄滅,為了這竹林中的一切生靈,我願意來生再繼續滅火,直到大火熄滅為止!」
釋提桓因被歡喜首的悲心及精進的行動力所感動,立刻用神通力降下大雨,而這場火也迅速的被熄滅了。
天下無難事,只怕有心人。國父曾說過:「吾心信其可行則移山填海之難,終有成功之日;吾心信其不可行,則反掌折枝之易,亦無收效之期。」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張最美的藍圖,它讓每一個人都有邁向成功的使命感。然而成功並非一蹴可幾,必須靠自己一點一滴去累積,一步一腳印的努力,方能達到目的地。
難、不難?看看自己能不能精進不懈,堅持到底。
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4-05-22
07:28
comments
No Rating

感應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15

感應法門、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(十五)
修行第三步功夫
第三個功夫是什麼?破無始無明、斷煩惱。破一分無明,就證一分法身。將心中的煩惱,如濁水中的泥沙,沉到杯子底,並且把它化掉,等於是「化腐朽為神奇」。把煩惱轉的乾乾淨淨,連一粒泥沙都沒有,就是究竟成道了,就是聖人的果位,這就是了生死了。有了這種認識,我們這一生就能究竟成就,也就是所謂「人人都有佛性」。
有了這種認識與信心,然後再來修一些法門。因為我們心當中煩惱太多。等於吃菜一樣,桌子上要有好幾道菜,換換口味。修行也是一樣的,你是上上根機,就是覺性一直到底,什麼都不要念,打坐就是一念不生。契悟了這個心,就是一條直路,那什麼法門都不要修。我在這裡說法,諸位聽法的這個心,就是保持清楚明白,沒有妄想,沒有昏沉,能夠作主,一直保持下去,直了本心,就能成佛道。就是這麼簡單!
說是容易,諸位也不要認為很簡單,你可以試著保持這個心,不想過去,不想現在,不想未來五分鐘,看看做不做得到?做到了以後,再進一步,就是我們這個心要能作主,要能清楚,要能明白,雖然是不打妄想,可能馬上瞌睡就來了,這又不對了!或者是沒有念頭,沒有瞌睡,你坐在這裡卻感覺到無聊,這也是不對了。這是三個毛病。我們有這三個心態,就屬於眾生,所以修行若是明白這個道理,那這條路就找到了。
我們打坐的時候就是不要打妄想,沒有妄想,智慧就自然顯現出來了,不要另外去求智慧。打坐的時候沒有昏沉,心清清楚楚,是智慧。沒有妄想,心不動就是定力,所以說定慧不二這念心就是道,這不是修出來的,所以修道、修道,不是把道修出來的,是契悟我們這一念本心。
打坐不一定要在禪堂或在深山裡面;在人多熱鬧的地方,心也要不散亂、不顛倒,這就是所謂的「十字街頭好打坐」。心經常保持平靜,如一潭止水一般,動也如是、靜也如是,有這樣的定力,才真正稱得上定慧等持。沒有達到這個境界之前,一切都是不究竟的。

從前有一位佛海禪師在山上打坐,禪定功夫很深。有一天,梁武帝看到這座山的氣勢雄偉,而且,當其他的山頭都是大雪封頂的時候,這座山卻連一點雪痕都沒有。於是梁武帝就請教他的師父誌公禪師:「師父,這座山為什麼一點雪都沒有,而其餘的山都是白雪蓋頂呢?」誌公禪師回答說:「因為這山中有位大修行人在巖洞裡打坐,所以積雪都融化了。」梁武帝聽說山上有禪定功夫這麼高深的修行人,就派隨從侍衛去迎請佛海禪師到皇宮裡接受供養,並且和誌公禪師平起平坐。

這天,梁武帝問誌公禪師:「佛海禪師的定力如何?」誌公回答:「佛海禪師的定力功夫很高,但仍有無明在。」武帝覺得奇怪,定力高深的人為什麼還有無明呢?誌公知道武帝心中的疑惑,就對武帝說:「不信您可以試試。從明天起,將他的菜減少幾樣,而且以普通的菜飯來供養,看看他反應如何?」

第二天,佛海禪師和武帝、誌公禪師一起用齋。佛海禪師看到自己的菜比其他人的差,心中就生起了無明。靠著定力,還有一些反照能力,就告訴自己:「自己是個修行人,怎麼能為了飯菜而生氣呢?」於是暫時將脾氣壓了下去,一餐、二餐都是這樣忍耐過去。

梁武帝看到佛海禪師對於供養的差別,心無所動,很讚歎,但是仍想再試一試。於是隔天,武帝廣設齋食,供養僧眾。用齋完畢後,武帝又派宮女以珍品供養誌公和佛海禪師,並交待宮女將較好的東西供養誌公,較差的供養佛海。這個時候,佛海禪師再也忍不住了,心想:「皇帝瞧不起我也就罷了,現在連宮女都瞧不起我。」多日來的怒火一舉而發。

這個公案給我們的啟示是,修行除了修定之外,還要時時起覺照,平常就要反照自心,這就是修慧,以智慧力來漏除煩惱。定慧等持,才能達到「十字街頭好打坐」的功夫,即使身處鬧市也不起煩惱,動、靜、順、逆等境界現前時都不起煩惱,這才是真正的菩薩大定,才能證到無上菩提,才能超凡入聖。
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4-05-22
07:28
comments
No Rating

感應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 13

感應法門、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(十三)
修行的第一步功夫

佛經云:「淨極光通達,寂照含虛空。」假使這念心絕對清淨,馬上就有靈感。這念心就像一杯水,眾生有這一杯水,佛菩薩也有這一杯水;但佛菩薩這一杯水,可以遍灑三千大千世界,普潤眾生,眾生這一杯水卻沒有作用。為什麼?因為眾生的心水中,有無明、有煩惱,所以,修行就是要澄清當下這一杯心水。
如何澄清?第一,不要讓這杯心水起波浪。波浪代表煩惱,即這念心患得患失、想東想西,想過去、現在、未來、人我是非…等等,念念遷流,這就是波浪未了。
這些波浪從什麼地方產生出來的?一方面是自心中的無明煩惱,一方面是從外面的境界引發出來的。例如,看到人家都有高樓大廈、汽車洋房、高官厚祿,自己卻什麼都沒有,心中就產生貧窮、卑賤的想法,如此就失去了自我,這個煩惱一來,看到人家有美食,也要學人家,看到人家有部車子,也想去買部車子,種種境界一現前,就六神無主,波浪就層層翻湧而來。所以,現在要把波浪及外面的境界看破,使這念心忍心不動,波浪就慢慢停止下來了,這是修行的第一步功夫。
道樹禪師,建了一所寺院,與道士的「廟觀」為鄰,道士放不下觀邊的這所佛寺,因此每天變一些妖魔鬼怪來擾亂寺裡的僧眾,要把他們嚇走。今天呼風喚雨,明天風馳電掣,確實將不少年輕的沙彌都嚇走了。可是,道樹禪師卻在這裡一住就是十多年。到了最後,道士所變的法術都用完了,可是道樹禪師還是不走,道士無法,只得將道觀放棄,遷離他去。
後來,有人問道樹禪師說:「道士們法術高強,您怎能勝過他們呢?」
禪師說:「我沒有什麼能勝他們的,勉強說,只有一個「無」字能勝他們。」
「無,怎能勝他們呢?」
禪師說:「他們有法術,有,是有限、有盡、有量、有邊;而我無法術,無,是無限、無盡、無量、無邊;無和有的關係,是不變應萬變。我「無變」當然會勝過「有變」了。」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4-04-24
05:20
comments
No Rating

感應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 12

感應法門、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(十二)
六字大明咒的公案
智慧與信心具足,才能入佛法界。有些人信仰佛教,但心中還是有很多煩惱,因為他的信仰是情感的信仰,沒有智慧的信仰,經不起考驗。所以,修行學佛,信心與智慧就如鳥的雙翼,少了一個翅膀,鳥兒即沒有辦法在空中飛行。
佛典中有一則關於信心的公案:以前有一位老和尚行腳時,忽然看到有一道虹光從山腳射上來,老和尚心想,山下一定有特殊的事情,於是就下山去觀看,結果看到一間小茅篷裏,有一位老太太在修行,老和尚就問她:「這位老菩薩,妳在這裏住了多久?」老太太就回答:「師父,我在這裏修行有二十年了。」老和尚又問:「妳修行是怎麼用功的?」老太太就說:「我專門持六字大明咒。」
老和尚說:「老菩薩,請你唸六字大明咒給我聽看看!」老太太就唸:「嗡嘛尼叭咪牛」,老和尚一聽就說:「老菩薩,妳唸錯了,應該唸『嗡嘛尼叭咪吽』,最後一個字不能唸成『牛』!」老菩薩聽到師父說她唸錯了,心裏覺得非常懊惱,就說:「唉呀,糟了,我修了二十年都白修了!」後來老和尚離開之後,再往山腳一看,原來從老太太住處發出來的光明不見了,就知道因為他的一番話,讓老太太失去信心,所以持咒不再有感應。老和尚就馬上回去向老太太說:「老菩薩,我剛才是考驗妳的,其實唸『嗡嘛尼叭哩牛』才是對的。」老太太一聽非常高興,就又很歡喜的開始持咒了。老和尚再回頭一看,老太太屋頂的虹光又現前了。
六字大明咒的公案就是告訴我們,只有信心而沒有智慧,就容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對佛法產生懷疑。所以,靜坐或念佛、持咒,假使沒有智慧,被他人或外道一破壞,馬上就易失去信心,心中產生懷疑,打坐時就無法安住,念佛、持咒也沒有靈感,這就是因為失去信心的緣故。
修行一定要有智慧,要相信人人本具的佛性,也就是師父說法,諸位聽法這念心,每個人都有;既然每個人都有本具佛性,為什麼不是每個人都有靈感呢?因為眾生的心當中有煩惱,所以沒有靈感;修行就是要把心中的煩惱化除,煩惱化除,這念心就清淨了,清淨的心,自然就有光明,就有靈感。

古德云:「有信無智,增長無明;有智無信,增長邪見。」
修行學佛,不但要知其然,還要知其所以然,才能從初信進一步達到正信。
「佛法大海,信為能入,智為能度。」透過聽經聞法,建立正確的知見,
就能於日常生活落實解行,產生淨化提升的力量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4-04-17
07:45
comments
No Rating

感應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 11

感應法門、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(十一)
信心與智慧
修行要有所成就,除了信心之外,還要具備智慧。假使有信心卻沒有智慧,這種信心就容易成為迷信。
現在有很多學者研究佛法,也可以將佛法講得頭頭是道,可是卻沒有信心,只把佛法當做一種哲理、學理去研究,這種有智慧而沒有信心的結果,就容易因為憑自己的意識去思惟、檢討、考證,而產生邪見。
例如,有很多佛法的小冊子,裡面的知見不一定很正確,因為寫作的人對佛法沒有信心。所以,智慧與信心具足,才能入佛法界。
《雜阿含經˙卷四》善耕
過去,佛陀在拘薩羅國度化眾生。一日,佛陀威儀庠序,著衣持缽,前往一那羅聚落乞食,心想:「今天時間尚早,可以先到耕田的婆羅豆婆遮婆羅門煮食的地方。」這時正在努力耕田的婆羅豆婆遮婆羅門,遠遠地就看到世尊的身影走來,立即說道:「佛陀,我今為了飲食生計而耕田下種,沙門應該也要耕田下種,以供自己的飲食生計啊!」
佛陀向婆羅門表示:「我也有耕田下種,以供飲食。」婆羅門說:「我都沒見過您耕田,也沒看過您拿著繩子或木條套住馬或鞭策牠們去犁田,更不見您拿著工具刨土掘草,但您卻說:『我亦耕田下種,以供飲食。』」
   佛陀以偈回答:
「信心為種子,苦行為時雨, 智慧為時軛,慚愧心為轅, 正念自守護,是則善御者, 包藏身口業,知食處內藏, 真實為真乘,樂住為懈息, 精進為廢荒,安隱而速進。 直住不轉還,得到無憂處, 如是耕田者,逮得甘露果; 如是耕田者,不還受諸有。」
婆羅門聽完了偈子,內心滿是歡喜,說道:「太好了!真是太好了!這才是善耕田哪!」旋即以滿缽香美可口的飲食供養佛陀,卻被佛陀拒絕。佛陀告訴婆羅門:「我並不是為了乞食而說法。」婆羅門即問:「那麼,現在這些食物該如何處理呢?」
佛陀表示:「我沒見過諸天、魔、梵志、沙門、婆羅門、天神或是世人,因為吃了這些食物而得以安身的。你現在將這些食物倒在無蟲水中,以及稀疏的草地上。」婆羅門照著佛陀的話,將食物倒入無蟲水中,霎時間,水即煙起涌沸,就像是將滾燙的熱鐵丸丟入水中一般,啾啾作聲。
看到這番奇景,婆羅門心想:「真是太神奇了!一定是佛的大威德、大神力,才將食物變成這樣!」於是生大信心,請示佛陀:「我能不能在正法中出家,受具足戒呢?」佛即告訴婆羅門:「你當然可以在正法中出家、受具足戒,成為比丘。」 婆羅門出家後,獨自在閒靜處思惟:「我今剃除鬚髮,身著袈裟,應遠離世間種種欲樂,精勤修道。……」如此思惟、修行,不久後便證得阿羅漢果,心得解脫。
《佛遺教經》云:「當制五根,勿令放逸,入於五欲。譬如牧牛之人,執杖視之,不令縱逸,犯人苗稼。若縱五根,非唯五欲,將無涯畔,不可制也。」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畝田,如何才能不讓這頭牛糟蹋了我們的心田?就如佛陀告訴耕田的婆羅門,當以信心、善心為種子,以智慧心認清讓我們流轉生死之根本,不讓這頭牛隨著五欲的誘引而橫衝直撞;並時時反省檢討,以慚愧懺悔之心改過遷善。如此方能長養菩提心苗,才是真正的「善耕者」!
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4-04-11
07:10
comments
No Rating

感應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 10

感應法門、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(十)
持咒的感應
修任何法門都要具足信心,信人人都有佛性,信佛法是絕對真實的道理。例如,修淨土法門,要具足「信、願、行」三資糧,要靠自己努力,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,必須具備三個條件:第一,孝順父母、恭敬師長、慈心不殺。第二,正受三皈、深信因果、具足眾戒。第三,誦讀大乘經典、發菩提心。這就是淨土的因,因就是靠現在努力實行,有善因,將來一定感淨土的果報。
修感應法門也要有信心,例如求觀音菩薩,就要相信觀音菩薩有大慈悲、大神通,觀音菩薩無所不在,人有誠心,佛有感應;除了相信這些道理以外,還要相信自己本具佛性,能夠如此,就能得到佛法的利益。
《六度集經.卷三》信能致富
過去好幾劫前,有一位全國首富的大長者,一生樂善好施,廣行菩薩道,常濟救貧苦、利益許多的人。因此,很多人都喜歡親近他。
在大長者的朋友當中,其中有一位原有無數家產的富翁,因為有位不務正業、耽著五欲的敗家子,將家產揮霍一空,致使全家窮困潦倒,親友遠離。只有這位大長者,憐愍青年過去的年少無知,而勸他改過遷善,除教他處世、治財的道理與方法。並以黃金千兩為生意資本,希望令他得以發揮,又能自給自足。但這青年因惡性甚重,始終秉著惡習揮霍度日,前後向長者求助了五次,仍然是一貧如洗。
在青年又向長者開口求濟時,長者指著門牆外面園地裡的一隻死老鼠說:「如果你是一位真誠立志的人,只要這一隻死老鼠,就可以讓你白手起家,更何況是有千兩黃金!但你卻仍是個一無是處的窮小子。」只見青年唯唯稱是,而又將千兩黃金拿走了。
當時,恰巧有一位父母雙亡、孤苦無依的孤兒來向大長者乞食,在旁看到大長者對青年的訓誨,心中信受,當下銘記在心,也信心十足的相信自己能夠成功。於是,就向長者乞討了那隻死老鼠。帶回家洗淨處理後,拿去賣給一戶大富人家,做為狗食,得了二文錢;又用這二文錢買菜苗,賣菜生利,就這樣踏實地做小本生意。
這位孤兒又學大長者學佛行善,做一些小布施幫助人,不做放縱欲樂的事。在經商之餘,博讀詩書、習算精進;且謹言慎行,時時反省注意自己的所做所為是否得宜。早晨出門前,計畫今天要怎麼經商;日落回家後,反省檢討所做的得失;遠離諸惡,廣行良善。不到幾年,已成為家喻戶曉的大富翁。而每每有人問他致富的原因,他總是津津樂道的分享向大長者乞得死老鼠的緣起,並對大長者常存感激報恩之心。
有一天,他想到一個報恩的方法,便到銀樓請金匠用純金打造一隻金老鼠,鼠身中空,以最名貴之珍寶貯於鼠腹,金鼠全身佩以瓔珞寶飾,並準備許多名貴美味的飲食,送至大長者家中,恭恭敬敬地禮謝大長者,請求受禮,並說明當時他和大長者的因緣,以及他現今的改變。
大長者聽了非常的歡喜,讚歎道:「你真是值得教導的大丈夫啊!」並將自己的獨生女許配為妻。因長者無子嗣,就將他招贅入婿,並將所有的財產房舍、良田寶藏,全交與他繼承接管。又囑咐自此以後,要皈依三寶,受持五戒十善,奉佛所教,廣行六度菩薩之行,慈悲有情。
經云:「信,為立道之根,能遠離一切煩惱困乏;有信之人,其福常在矣。」有一分的信心,即擁有一分心靈的財富,心靈富裕,對於外境就不會產生煩惱,不會害怕種種的苦難。且信心富裕的心靈,能感召外在美好的法界,不管在日常生活中還是求學任職,乃至是在修行上都是最好的資糧!有信心,能擁有成功和希望,是最幸福的人生!
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4-04-03
09:09
comments
No Rating

感應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9

感應法門、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(九)
持咒的感應 
修行學佛,信心是非常重要的,無論是究竟法門、方便法門或感應法門,最重要的即是信心,所以經云:「信為道源功德母,長養一切諸善根。」假使沒有信心,與任何法門都不會產生感應。
例如,修究竟法門更須要信心,才能與無為心相感應。所謂「無為」,即是當下這念心無所作為,不想過去、不想現在、不想未來,定慧等持,這就是最究竟的真道。
《佛為阿支羅迦葉自化作苦經》
佛陀在王舍城的耆闍崛山弘法時,一天早晨,佛陀著衣持缽,準備入城乞食。有一位阿支羅迦葉居士正準備出城辦事,在往耆闍崛山的路上,他遠遠地便看到佛陀。阿支羅迦葉請示佛陀:「世尊,我心中有一些疑惑,不知您可以為我開示嗎?」佛陀告訴迦葉居士:「現在時機並不恰當,我要先進王舍城裡托缽乞食,等回來時再為你解說。」
但阿支羅迦葉仍一再地請佛陀立即為他開示,佛陀於是答應了阿支羅的請求,阿支羅問道:「一切痛苦之事,皆是自己所造的嗎?」佛陀回答:「不應如此說。」阿支羅迦葉繼續問:「世尊!苦惱是由他人而引起的嗎?」佛陀回答:「不應如此說。」阿支羅迦葉又問:「這些逼苦之事,是不是自己與他人共生而有的?」佛陀依然回答:「不應如此說。」
阿支羅迦葉繼續問:「難道苦是無因而生的?」佛陀回答:「苦非無因而生。」阿支羅困惑地問:「您說苦非自生、非他生、非自他共生,亦非無因生,難道世間沒有種種痛苦?」「世間實有苦。」佛陀慈悲地回答。
阿支羅再次請示佛陀:「既然您說實有苦存在,請為我開示苦的真實義理。」佛陀便開示:「苦的感受非本來就有,也非他法所生,因此不會是自他共生,也不是無因而生。真理,應該離開種種相對法,而回歸中道。諸佛如來皆說此法:此生則彼生,此滅則彼滅。苦是因緣所生,由於無明而有行,因行而有識,識而有名色,名色而有六入,六入而有觸,觸而有受,受而有愛,愛而有取,取而生有,有而有生,生而有老死。若無明滅,則萬苦皆滅。」
阿支羅迦葉聽聞佛陀開示後,了知苦乃因緣和合而生,本無自性,而破除心當中的無明才是真正的滅苦之道。頓時遠離一切垢染,得法眼淨。於是阿支羅迦葉恭敬合掌,向佛陀稟白:「慈悲的佛陀,我已明瞭苦諦之理。從今日起歸依佛、歸依法、歸依僧,盡此一生作佛弟子,願佛陀為我作證明!」阿支羅在至誠恭敬頂禮佛陀之後才離開。 阿支羅離開精舍不久,被一隻在路旁為保護小牛的母牛所觸殺,在臨命終時,因六根清淨,安詳自在往生。
比丘們在城中乞食時,聽到了有關阿支羅迦葉聞佛陀開示,命終無有怖畏的傳言,於是在乞食完畢後,便前往佛所請示佛陀:「世尊,阿支羅迦葉為何能證此無怖畏之報?」佛陀告訴諸比丘:「阿支羅迦葉已經了悟苦諦之理,已能出離三界。能夠如實了知法的真義,才能遠離怖畏,得大自在。」
人,因為「欲」而生此娑婆世界,而「苦」的來源就是「欲望」;欲望,則是來自於自身的一念不覺。想要得到自在和解脫,唯有離欲、離念。佛陀三轉法輪言:「此是苦,逼迫性,汝應斷。」《佛遺教經》云:「苦若滅者,即是因滅,因滅故果滅,滅苦之道,實是真道,更無餘道。」若能從因上努力,保持覺性,不使六根出流攀緣六塵,直接從最根本的起始點下手,即截斷其源流,因滅則果滅。離卻了生,即無有滅相,真正究竟之樂,當下即是!
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/comments

2024-03-27
07:31
comments
No Rating